共 25 条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地表能量不闭合及其对二氧化碳通量的影响
被引:8
作者:

梁捷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史晋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机构:
[1] 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来源: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涡动相关;
能量闭合;
密度效应修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01 [大气物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0602 ;
摘要:
利用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Semi-Arid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Observatory of Lanzhou University,SACOL)2008年资料分析了SACOL代表的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稀疏草地下垫面上的能量平衡闭合情况.不同季节,白天总体能量平衡比率在0.80左右.夜间只有0.20左右.选取不存在局地环流的资料,考虑土壤热存储和垂直感热平流后,白天能量平衡比率在85%以上,春夏秋三季夜间也达到70%,但冬季夜间能量闭合度仅为29.4%.白天,涡动相关系统对湍流热量通量观测的偏差存在季节差异,冬季低估最多,秋季次之,春夏季观测相对较理想;夜间,涡动相关系统对湍流热通量严重低估.湍流热量通量的低估通过空气密度效应修正传递对CO2通量产生影响,造成长期净碳交换的不确定性.WPL修正引入的湍流热量误差导致涡动相关系统错误地高估下垫面吸收存储CO2能力,全年NEE估计偏高41.2%.
引用
收藏
页码:536 / 54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 [1] 黄土高原复杂地形受中尺度运动影响的稳定边界层湍流特征[J]. 大气科学 , 2013, (01) : 113 - 123梁捷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2] 空气热储存、光合作用和土壤垂直水分运动对黄土高原地表能量平衡的影响[J]. 物理学报, 2012, 61 (15) : 537 - 547李宏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张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王春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阳伏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赵建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 [3] 兰州附近山谷典型日环流特征对比分析[J]. 干旱气象, 2012, (02) : 169 - 177王瑾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曹贤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张北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周忠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 [4] 中国近50年太阳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变化趋势特征[J]. 物理学报, 2011, 60 (06) : 853 - 866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梁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罗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气候中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李世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 [5]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露水形成的大气物理特征研究[J]. 物理学报, 2011, 60 (05) : 846 - 853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张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6] 条件非线性最优扰动方法在陆面过程模式参数优化中的扩展应用初探[J]. 物理学报, 2011, 60 (01) : 782 - 788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孙国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LASG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张耀存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南京大学气候与全球变化研究院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 [7] 在观测质量控制下戈壁下垫面的湍流输送特征[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0, 40 (08) : 1068 - 1078周德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黄荣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
- [8] 半干旱草地地表土壤热通量的计算及其对能量平衡的影响[J]. 高原气象, 2010, 29 (04) : 840 - 848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王介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黄建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李维京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王国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任宏利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 [9] 黄土高原地表能量不闭合度与垂直感热平流的关系[J]. 物理学报, 2010, 59 (08) : 5889 - 5896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10] 近地层能量平衡闭合问题——综述及个例分析[J]. 地球科学进展, 2009, 24 (07) : 705 - 713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刘绍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马明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