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5 条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露水形成的大气物理特征研究
被引:26
作者:
王胜
[1
]
张强
[2
,3
,4
]
机构:
[1]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3] 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4] 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
露水形成;
大气影响因子;
发生频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01 [大气物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0602 ;
摘要:
运用2009年在黄土高原典型半干旱区定西的观测资料,分析了半干旱区露水变化特征及其大气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秋季,日最大凝结量可以达到0.33mm,最小日凝结量0.09mm,日平均凝结量为0.23mm,这对半干旱区而言是可观的水分输入;露水凝结持续时间可以长达14h.露水的出现频率与风速、大气相对湿度、气温、地-气温差等大气影响因子有显著关系.露水的形成机理十分复杂,是湿度因子、热力因子和动力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在露水形成过程中,大气湿度是内因,为露水形成提供所需水汽;温度则是露水形成的关键,为露水形成提供"源动力",而风速则是重要的外部影响因素,既可以促进露水形成,也可以阻碍露水形成,是露水形成过程中不确定因子.从露水发生频率的分布特征来看,在风速0.5—2m/s、相对湿度>80及温度-露点差-3—6℃时、地-气温差<±2℃条件下更易形成露水.
引用
收藏
页码:846 / 853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