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露水形成的大气物理特征研究

被引:26
作者
王胜 [1 ]
张强 [2 ,3 ,4 ]
机构
[1]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3] 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4] 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 露水形成; 大气影响因子; 发生频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01 [大气物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0602 ;
摘要
运用2009年在黄土高原典型半干旱区定西的观测资料,分析了半干旱区露水变化特征及其大气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秋季,日最大凝结量可以达到0.33mm,最小日凝结量0.09mm,日平均凝结量为0.23mm,这对半干旱区而言是可观的水分输入;露水凝结持续时间可以长达14h.露水的出现频率与风速、大气相对湿度、气温、地-气温差等大气影响因子有显著关系.露水的形成机理十分复杂,是湿度因子、热力因子和动力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在露水形成过程中,大气湿度是内因,为露水形成提供所需水汽;温度则是露水形成的关键,为露水形成提供"源动力",而风速则是重要的外部影响因素,既可以促进露水形成,也可以阻碍露水形成,是露水形成过程中不确定因子.从露水发生频率的分布特征来看,在风速0.5—2m/s、相对湿度>80及温度-露点差-3—6℃时、地-气温差<±2℃条件下更易形成露水.
引用
收藏
页码:846 / 85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黄土高原地表能量不闭合度与垂直感热平流的关系 [J].
张强 ;
李宏宇 .
物理学报, 2010, 59 (08) :5889-5896
[2]   论干旱区非降水性陆面液态水分分量及其与土壤水分的关系 [J].
张强 ;
王胜 ;
曾剑 .
干旱区研究 , 2010, (03) :392-400
[3]   准噶尔盆地东南缘盐生荒漠生态系统的凝结水输入 [J].
郑新军 ;
王勤学 ;
刘冉 ;
李彦 .
自然科学进展, 2009, 19 (11) :1175-1186
[4]   边界耦合的Marangoni对流边界层问题的近似解析解 [J].
张艳 ;
郑连存 ;
张欣欣 .
物理学报, 2009, 58 (08) :5501-5506
[5]   干旱区凝结水研究进展 [J].
庄艳丽 ;
赵文智 .
地球科学进展, 2008, (01) :31-38
[6]   荒漠绿洲边缘凝结水量及其影响因子 [J].
方静 ;
丁永建 .
冰川冻土, 2005, (05) :755-760
[7]   西北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试验(NWC-ALIEX)及其研究进展 [J].
张强 ;
黄荣辉 ;
王胜 ;
卫国安 ;
曹晓彦 ;
侯旭宏 ;
吕世华 ;
胡泽勇 ;
马耀明 ;
韦志刚 ;
聂彦将 ;
高洪春 ;
高红梅 ;
阎宇平 .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04) :427-441
[8]   基于多时间尺度分析的青藏铁路沿线土壤热流研究 [J].
张立杰 ;
李磊 ;
沈永平 .
物理学报, 2005, (04) :1958-1964
[9]   西北干旱地区凝结水试验研究 [J].
郭占荣 ;
韩双平 .
水科学进展, 2002, (05) :623-628
[10]   沙坡头地区土壤水分吸湿凝结的动态观测与理论计算 [J].
冯金朝 ;
刘立超 ;
肖洪浪 ;
曾文炳 ;
刘成敏 .
中国沙漠, 1998, (01) :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