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耦合模式FROALS模拟的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潜势分布与年际变率:耦合与非耦合试验比较

被引:3
作者
姚隽琛 [1 ,2 ]
周天军 [1 ,3 ]
邹立维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际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中国科学院气候变化研究中心
关键词
热带气旋; 热带气旋潜势; 区域耦合模式FROALS; 西北太平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44 [热带气象];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热带气旋潜势指数可以合理刻画热带气旋生成的位置与范围,被广泛应用于评估气候系统模式对热带气旋的模拟。本文使用区域海—气耦合模式FROALS对西北太平洋地区1982~2007年的积分结果,检验了该模式对热带气旋潜势指数的气候态和年际变率模拟能力,并从决定热带气旋潜势的五个变量角度,分析了造成模式模拟偏差的原因。结果表明,模式可以合理再现西北太平洋地区热带气旋潜势指数的分布,但由于西北太平洋季风槽模拟偏弱且耦合后模拟海温偏冷,使得耦合试验模拟的热带气旋潜势指数分布偏弱,尽管较之单独大气模式,其模拟的空间分布有改善。在年际变率方面,模式可以合理再现年际变率中热带气旋潜势指数对ENSO的响应,且耦合模式优于单独大气模式,分析表明其原因在于耦合模式模拟的850 h Pa季风槽强度与年际变率优于单独大气模式。因此区域耦合模式在模拟热带气旋指数年际变率方面相较大气模式有优势。
引用
收藏
页码:802 / 814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Simulation of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summer monsoon by regional ocean–atmosphere coupled model:impacts of oceanic components[J]. Liwei Zou,Tianjun Zhou.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4(07)
[2]   区域海气耦合模式模拟的2003年东亚夏季风季节内振荡 [J].
房永杰 ;
张耀存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4, 19 (01) :78-88
[3]   The Flexible Global Ocean-Atmosphere-Land System Model, Spectral Version 2: FGOALS-s2 [J].
包庆 ;
林鹏飞 ;
周天军 ;
刘屹岷 ;
俞永强 ;
吴国雄 ;
何编 ;
何杰 ;
李立娟 ;
李剑东 ;
李阳春 ;
刘海龙 ;
乔方利 ;
宋振亚 ;
王斌 ;
王军 ;
王鹏飞 ;
王晓聪 ;
王在志 ;
吴波 ;
吴统文 ;
徐永福 ;
于海洋 ;
赵伟 ;
郑伟鹏 ;
周林炯 .
AdvancesinAtmosphericSciences, 2013, 30 (03) :561-576
[4]  
The Flexible Global Ocean-Atmosphere-Land System Model, Grid-point Version 2: FGOALS-g2[J]. 李立娟,林鹏飞,俞永强,王斌,周天军,刘利,刘骥平,包庆,徐世明,黄文誉,夏坤,普业,董理,申思,刘屹岷,胡宁,刘咪咪,孙文奇,史湘军,郑伟鹏,吴波,宋米荣,刘海龙,张学洪,吴国雄,薛巍,黄小猛,杨广文,宋振亚,乔方利.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13(03)
[5]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潜势分布和年际变率的数值模拟 [J].
田方兴 ;
周天军 .
气象学报, 2013, 71 (01) :50-62
[6]  
The Baseline Evaluation of LASG/IAP Climate System Ocean Model (LICOM) Version 2[J]. 刘海龙,林鹏飞,俞永强,张学洪.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2012(03)
[7]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a regional ocean-atmosphere coupled model with focus on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summer monsoon simulation:Impacts of different atmospheric components[J]. ZOU LiWei1,2 & ZHOU TianJun1* 1 LASG,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29,China;2 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49,China.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 2012(05)
[8]   南海-西北太平洋季风槽强度变化的特征及其与热带气旋活动的关系 [J].
高建芸 ;
余锦华 ;
张秀芝 ;
张容焱 .
热带气象学报, 2011, 27 (01) :63-73
[9]   An Introduction to the Coupled Model FGOALS1.1-s and Its Performance in East Asia [J].
包庆 ;
吴国雄 ;
刘屹岷 ;
杨静 ;
王在志 ;
周天军 .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10, 27 (05) :1131-1142
[10]   1998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大气多尺度振荡的区域气候模拟 [J].
胡轶佳 ;
钟中 ;
王晓婷 .
热带气象学报, 2008, 24 (06) :7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