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SFLOW的地下水-地表水耦合模拟与分析

被引:6
作者
张浩佳 [1 ]
吴剑锋 [1 ]
林锦 [2 ]
吴鸣 [1 ]
吴吉春 [1 ]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水科学系
[2]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GSFLOW; 耦合模拟; 评价标准; 比较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39 [水文循环与水文气象];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地下水-地表水耦合模型GSFLOW研究地下水-地表水相互转化关系、分析不同水文参数对于流域水资源影响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本文在介绍GSFLOW模型的结构、计算过程、应用范围等基础上,分析了气温、降水以及不同数量的水文响应单元(HRU)对GSFLOW模型模拟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文响应单元划分尺度的不同影响GSFLOW模型的精度,当HRU数量增加时,GSFLOW模型对降水变化的响应更加剧烈,模拟结果变动幅度加大。气温升高、降水减少比气温降低、降水增加对模拟结果的影响更大,而降水比气温对模拟结果的影响程度更为明显。GSFLOW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复杂地下水与地表水的相互作用过程,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地下水-地表水耦合模型。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地表水地下水的交互与耦合模拟研究现状与进展
    徐力刚
    张奇
    左海军
    [J]. 水资源保护, 2009, 25 (05) : 82 - 85+102
  • [2] 地表水和地下水耦合模型研究进展
    王蕊
    王中根
    夏军
    [J]. 地理科学进展, 2008, (04) : 37 - 41
  • [3] 一种基于MMS的改进降水径流模型在中国西北地区黑河上游流域的应用
    周剑
    李新
    王根绪
    胡宏昌
    钞振华
    George Leavesley
    Steve Markstrom
    Roland Viger
    [J]. 自然资源学报, 2008, (04) : 724 - 736
  • [4] 黄河三角洲地区多水源联合调度及其环境效应研究
    武强
    张福存
    安永会
    姚秀菊
    李旭峰
    [J]. 工程勘察, 2008, (01) : 39 - 42
  • [5] 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作用及集成模型研究
    胡立堂
    王忠静
    赵建世
    马义华
    [J]. 水利学报, 2007, (01) : 54 - 59
  • [6] 地表河网-地下水流系统耦合模拟Ⅱ:应用实例
    武强
    徐军祥
    张自忠
    马振民
    [J]. 水利学报, 2005, (06) : 754 - 758
  • [7] 地表河网-地下水流系统耦合模拟Ⅰ:模型
    武强
    孔庆友
    张自忠
    马振民
    不详
    [J]. 水利学报 , 2005, (05) : 588 - 592+597
  • [8] 对地下水与地表水联合调度若干问题的探讨
    杜文堂
    [J]. 工程勘察, 2000, (02) : 8 - 11
  • [9] A fully coupled physically-based spatially-distributed model for evaluating surface/subsurface flow
    Panday, S
    Huyakorn, PS
    [J]. ADVANCES IN WATER RESOURCES, 2004, 27 (04) : 361 - 382
  • [10] Integrated numerical modeling for basin-wide water management: The case of the Rattlesnake Creek basin in south-central Kansas[J] . M.A Sophocleous,J.K Koelliker,R.S Govindaraju,T Birdie,S.R Ramireddygari,S.P Perkins.Journal of Hydrology . 199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