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主要渔业资源结构的演变分析

被引:14
作者
许思思 [1 ,2 ]
宋金明 [1 ]
段丽琴 [1 ,2 ]
吴晓丹 [1 ,2 ]
徐亚岩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渔业资源; 食物链; 渤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31 [水产资源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通过对现有资料的系统分析,简化了渤海生态系统食物网,并剖析了近50年来渤海主要渔业资源结构的变化特征,这对进一步阐明渤海生态系统动力学的变化特征以及研究渔业资源衰退的原因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研究表明,渤海主要鱼类可聚为4类:游泳动物食性鱼类、底栖动物食性鱼类、浮游动物食性鱼类和腐屑食性鱼类,在此基础上渤海生态系统食物网可简化为3条食物链: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浮游动物食性鱼类→游泳动物食性鱼类(第一条食物链);浮游植物和碎屑→底栖动物→底栖动物食性鱼类和头足类→游泳动物食性鱼类(第二条食物链);碎屑→腐屑食性鱼类(第三条食物链)。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第一条食物链渔业资源已取代第二条食物链渔业资源成为最主要的渔业资源,第三条食物链渔业资源生物量百分比呈上升趋势,近年来已成为继第一条食物链渔业资源的第二大类渔业资源。渔业捕捞、渤海次级生产力结构的变化以及各渔业资源生物自身生长和繁殖特点的不同是导致渤海主要渔业资源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长江口南支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分区与环境指示意义附视频 [J].
王国庆 ;
石学法 ;
刘焱光 ;
窦衍光 .
海洋科学进展, 2007, (04) :408-418
[2]   渤、黄、东海高营养层次重要生物资源种类的营养级研究 [J].
张波 ;
唐启升 .
海洋科学进展, 2004, (04) :393-404
[3]   东、黄海带鱼的摄食习性及随发育的变化 [J].
张波 .
海洋水产研究, 2004, (02) :6-12
[4]   系统聚类分析在现代沉积环境划分中的应用——以崎岖列岛海区为例 [J].
李玉中 ;
陈沈良 .
沉积学报, 2003, (03) :487-494
[5]   应用聚类分析评价珠江口翡翠贻贝和环境水域有机氯农药与多氯联苯污染情况 [J].
许河峰 .
海洋水产研究, 2003, (02) :40-44
[6]   渤海大型底栖动物丰度和生物量的研究 [J].
韩洁 ;
张志南 ;
于子山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6) :889-896
[7]   渤海鱼类的食性和营养级研究 [J].
杨纪明 .
现代渔业信息, 2001, (10) :10-19
[8]   渤海无脊椎动物的食性和营养级研究 [J].
杨纪明 .
现代渔业信息, 2001, (09) :8-16
[9]   渤海桡足类(Copepoda)的食性和营养级研究 [J].
杨纪明 .
现代渔业信息, 2001, (06) :6-10
[10]   渤海底栖生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及其动态变化 [J].
程济生 ;
郭学武 .
海洋水产研究, 1998, (01) :3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