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2004-2008年流行性感冒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25
作者
刘维斯 [1 ]
张晋昕 [2 ]
李铁钢 [1 ]
秦鹏哲 [1 ]
机构
[1]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关键词
流感,人; 流行病学; 人群监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11.7 [流行性感冒];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分析广州市2004-2008年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流行特征。方法收集2004-2008年广州市流感监测系统流感样病例(ILI)监测资料,对病毒分离与鉴定结果以及暴发疫情信息进行分析,用季节解构、互相关等方法揭示广州市流感流行特征。结果 2004-2008年广州市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ILI%)夏季最高,季节指数为1.637;流行季节与非流行季节IL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4、2005、2007年以H3N2型为主要毒株;2006、2008年以H1N1型为主要毒株。暴发疫情的发生强度以小学最大(P<0.05)。对暴发疫情序列分别与ILI%、病毒分离率两条序列进行互相关分析,当lag=-1、-2、-3时,病毒分离率与暴发疫情、ILI%与暴发疫情相关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2004-2008年,广州市流感的流行季节为夏季(5~7月)。H3N2和H1N1交替为流感主要毒株,小学是流感暴发疫情的高发地点。广州市流感监测系统可以客观地反映本市流感的流行特点。
引用
收藏
页码:623 / 62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韶关市2007年流行性感冒监测现状分析 [J].
欧阳芙蓉 ;
钟启丽 .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09, 13 (03) :382-383
[2]   广东省2005-2007年流行性感冒流行特征分析 [J].
邓爱萍 ;
何剑峰 ;
康敏 ;
张欣 ;
倪汉忠 ;
李灵辉 ;
罗会明 ;
林锦炎 .
华南预防医学, 2008, (05) :14-17
[3]   深圳市流行性感冒监测参考线的设计及预警应用 [J].
逯建华 ;
张顺祥 ;
谷利妞 ;
程小雯 ;
何建凡 .
疾病监测, 2007, (12) :799-801
[4]  
医学统计学与SPSS软件应用.[M].王彤; 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
[5]  
流行病学.[M].王建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