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经高温线下深部温度的测定

被引:22
作者
张栋
王淑友
王援朝
付卫星
马惠敏
机构
[1]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红外热像技术; 皮肤温度; 深部温度; 经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24.1 [经络];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了解循经高温线下深部组织温度 ,探讨循经高温线形成的机理。方法 :应用红外热像技术和插入式测温方法 ,对家兔体表在艾灸后产生的循经高温线下 (皮下、表皮下 5、10mm)的组织温度进行测定。结果 ,(1)艾灸前经线上的平均温度为 32 .7℃± 0 .5 3℃ ,经外的体表温度为 32 .5± 0 .5 5℃ ,两者无统计学差异 ;(2 )艾灸后经脉上的表面温度升高 0 .7℃ ,经脉外升高 0 .2℃ ,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3)随深度的增加 ,经线内外两组的温差逐渐减小 ,皮下的温差值为 0 4℃ ,表皮下 5mm为 0 2℃ ,表皮下 10mm为0 1℃ ,并且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艾灸后形成的循经高温线的升温似只出现在体表和皮肤层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体表不同温度区下深部温度的测定 [J].
张栋 ;
王淑友 ;
王援朝 ;
付卫星 ;
马惠敏 .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01, (04) :288-291
[2]   不同针灸方法诱发循经高温线现象的比较 [J].
张栋 ;
付卫星 ;
王淑友 ;
马惠敏 ;
王援朝 .
中国针灸, 2000, (06) :29-33
[3]   中国经络研究十年 [J].
胡翔龙 .
中国针灸, 1999, (07) :5-9
[4]   面部皮肤温度与面部血流量关系的对照观察 [J].
张栋 ;
薛立功 ;
魏正岫 ;
高惠合 ;
唐洁人 ;
张祖萍 ;
温宝珠 .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1999, (01) :81-85
[5]   经脉温度特性的红外热像图显示 [J].
张栋 ;
付卫星 ;
王淑友 ;
魏正岫 ;
王凤玲 .
针刺研究, 1996, (03) :63-67
[6]   家兔穴位和经线上非穴点与相应对照点深部温度测定 [J].
王华 ;
刘又香 ;
章汉平 ;
邱茂良 ;
孙国杰 .
针刺研究, 1995, (04) :47-51
[7]   经络温度特性的客观显示——针灸后循经温度变化的红外热像图表现 [J].
张栋 ;
孟竞璧 ;
高惠合 ;
温宝珠 ;
魏正岫 ;
常宝琪 ;
陈乃明 ;
王德凤 .
自然杂志, 1989, (11) :845-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