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改进及应用

被引:16
作者
陈凯华 [1 ]
张孝远 [2 ]
机构
[1] 兰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2] 兰州交通大学人事组织部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价; 非对称贴近度; 自然保护区评价;
D O I
10.16468/j.cnki.issn1004-0366.2006.03.030
中图分类号
X820 [一般性问题];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设计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以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评价为例,从3个1级指标、24个2级指标进行评价分析.其中:运用对称贴近度对2级指标的质量水平进行排序;运用非对称贴近度对1级指标水平和该保护区的总体水平进行等级判定.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1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企业柔性的指标体系及其AHP-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J].
颜扬 ;
杜纲 .
甘肃科学学报, 2004, (04) :120-123
[2]   卧龙自然保护区综合功能评价 [J].
吕一河 ;
傅伯杰 ;
刘世梁 ;
陈利顶 .
生态学报, 2003, (03) :571-579
[3]   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评价 [J].
杨瑞卿 ;
肖扬 .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2000, (01) :77-80
[4]   模糊评价法在建设工程评标中的应用 [J].
徐婧文 ;
张威 .
甘肃科学学报, 1999, (04) :18-21
[5]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类型及其评估方法 [J].
薛达元 .
农村生态环境, 1999, (02) :55-60
[6]   安徽省萧县皇藏峪自然保护区评价研究 [J].
阎传海 .
农村生态环境, 1997, (04) :13-16
[7]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 [J].
郑允文,薛达元,张更生 .
农村生态环境, 1994, (03) :22-25
[8]   我国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评价指标研究 [J].
薛达元,郑允文 .
农村生态环境, 1994, (02)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