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增加值贸易视角的中国对外贸易统计研究——兼与海关统计方式比较分析

被引:8
作者
陈继勇 [1 ]
余罡 [1 ]
葛明 [2 ]
机构
[1]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全球生产网络; 增加值贸易; 海关统计; 世界投入产出表;
D O I
10.13516/j.cnki.wes.2016.05.005
中图分类号
F752 [中国对外贸易];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生产网络全球化背景下,贸易转移和折返问题日益突出,海关统计能否真实反映一国在进、出口中创造的价值,受到广泛质疑。在理论模型逻辑演绎的基础上,文章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框架,构建了两国间增加值贸易模型和海关统计模型,两相比较发现:由于出口国外增加值和进口国内增加值的存在,海关统计1会以相同的绝对额高估一国的进、出口价值,进而双倍虚大贸易总额,但并未改变一国真实的对外贸易失衡状况。在此基础上,依据1995~2011年世界投入产出表,文章测度并比较分析了两种统计方式下中国的对外贸易状况,结果验证了上述结论:在17年间,相对于海关统计额,增加值进口、出口、总额的均值分别下降了29.8%、23.8%和26.5%,但贸易差额和贸易地位并未改变。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51+135 +13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的附加值贸易:框架、测度和应用 [J].
王岚 .
经济评论, 2013, (03) :150-160
[2]   中国外贸依存度和失衡度的重新估算——全球生产链中的增加值贸易 [J].
李昕 ;
徐滇庆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1) :29-55+205
[3]   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利益的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 [J].
林玲 ;
余娟娟 .
当代经济科学, 2012, 34 (05) :81-89+127
[4]   全球生产网络体系下中美贸易利益分配的界定——基于中国制造业贸易附加值的研究 [J].
曾铮 ;
张路路 .
世界经济研究, 2008, (01) :36-43+85
[5]   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及其应用——中美贸易顺差透视 [J].
刘遵义 ;
陈锡康 ;
杨翠红 ;
Leonard KCheng ;
KCFung ;
YunWing Sung ;
祝坤福 ;
裴建锁 ;
唐志鹏 .
中国社会科学, 2007, (05) :91-103+206
[6]   中国出口贸易中的垂直专门化与中美贸易 [J].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 .
世界经济, 2006, (05) :3-11+95
[7]   The nature and growth of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in world trade [J].
Hummels, D ;
Ishii, J ;
Yi, KM .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1, 54 (01) :75-96
[8]  
Discrepancies in International Data: An Application to China-Hong Kong Entrep?t Trade[J] . Robert C. Feenstra,Wen Hai,Wing T. Woo,Shunli Yao.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1999 (2)
[9]  
Barbie and the World Economy .2 Tempest,R. Los Angeles Times . 1996
[10]  
An IPod Has Global Value:Ask the Countries That Make It .2 Varian,H.R. The New York Times .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