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苗木根系生长发育特征研究

被引:4
作者
刘广全
土小宁
王鸿哲
李文华
燕爱玲
机构
[1] 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
[2] 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
[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北京
[5] 陕西杨陵
[6] 北京
关键词
沙棘; 水分; 土壤; 生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3.6 [沙棘];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沙棘苗木根系生物量、表面积、体积随着苗木地径和苗高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呈抛物线型;根系的数量、生物量、表面积和体积随土壤含水量的降低而逐渐降低,淳化土壤87.14%、70.00%、52.00%和40.00%田间持水量苗木根系的数量、生物量、表面积和体积分别为98、38、35、16条,26.26、7.90、8.70、1.32g,1145.72、355.46、290.04、34.54cm2,87.36、30.66、29.17、2.08cm3;安塞土壤的情况与淳化的情况类似,但吴旗土壤中等土壤含水量苗木根系发育相对丰富,87.14%、70.00%、52.00%和40.00%田间持水量苗木根系的数量、生物量、表面积和体积分别为39、44、51、39条,6.18、9.84、10.29、3.62g,299.96、365.75、469.58、213.27cm2,24.25、35.51、36.66、9.64cm3。苗木根系生物量所栽培土壤的质地越细,根系生物量越大,不同根级毛根的最大,淳化土壤毛根生物量高达10.791g,分别为安塞和吴旗的2.0和5.0倍,之后随着根径的降低而逐渐降低。苗木地上部分生物量与地下部分生物量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不同土壤类型和水分状况苗木的根茎比差异较大,变化范围在0.2~0.8之间。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0+52 +5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沙棘-杨树混交林生物量、林地土壤特性及其根系分布特征研究 [J].
崔浪军 ;
梁宗锁 ;
韩蕊莲 ;
杨建伟 .
林业科学, 2003, (06) :1-7
[2]   黄土丘陵区沙棘群落特性及林地水分、养分分析 [J].
阮成江 ;
李代琼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9) :1061-1064
[3]   毛乌素沙地中国沙棘无性系生长格局与生物量分配 [J].
李根前 ;
黄宝龙 ;
唐德瑞 ;
赵一庆 ;
王迪海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2) :51-55
[4]   沙棘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 [J].
李根前 ;
唐德瑞 ;
赵一庆 .
西北植物学报, 2000, (05) :892-897
[5]   砒砂岩区沙棘根系的初步调查与分析 [J].
陈江南 ;
辛瑛 ;
李贵 ;
乔旺林 .
沙棘, 1998, (02) :10-12
[6]   沙棘根系模糊聚类及生长分布规律的探讨 [J].
胡建忠 .
林业科学, 1992, (01) :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