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8 条
我国的震源物理研究
被引:13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运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2]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震源物理;
理论研究;
科学研究;
地震异常;
地震前兆;
地震波;
地震学家;
震源参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总结了自建国以来,我国震源物理研究的发展,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1)与震源过程有关的现象的现场观测及其解释;(2)震源物理的理论研究;(3)岩石破裂的实验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315 / 32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 [1] 应力途径、岩石的强度和体积膨胀[J]. 中国科学, 1979, (11) : 1093 - 1100+1135陈顒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耿乃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 [2] 不对称双侧破裂过程的研究及其在海城地震的应用[J]. 地震学报 , 1979, (02) : 133 - 149林邦慧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陈运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魏富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李志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不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 [3] 用大地测量资料反演的1976年唐山地震的位错模式[J]. 地球物理学报, 1979, (03) : 201 - 217陈运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林邦慧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黄立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刘妙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 [4] 不完整岩石样品的断裂与摩擦滑动[J]. 地球物理学报, 1979, (02) : 195 - 200陈顒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耿乃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5] 由瑞雷波方向性函数研究1974年5月11日云南省昭通地震的震源过程[J]. 地震学报, 1979, (01) : 25 - 38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陈运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 [6] 1977年5月12日宁河地震烈度明显偏低的探讨[J]. 地球物理学报, 1979, (01) : 14 - 24林邦慧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吴诗芬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高则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 [7] 强余震的时间分布特征及其理论解释[J]. 地球物理学报, 1979, (01) : 32 - 46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赵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 [8] 构造地震的前兆理论——震源孕育的膨胀—蠕动模式[J]. 地球物理学报, 1978, (03) : 199 - 212牛志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陕西省地震局
- [9] 1974年5月10日云南省永善—大关主震的多重性[J]. 地球物理学报, 1978, (02) : 160 - 173曾融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师洁珊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