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南地区二叠系茅口组古岩溶地区水系分布及岩溶地貌单元特征

被引:26
作者
桑琴 [1 ]
未勇 [1 ]
程超 [1 ]
黄静 [1 ]
何术坤 [2 ]
郭贵安 [2 ]
吴昌龙 [2 ]
彭祚远 [2 ]
机构
[1]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蜀南气矿
关键词
蜀南; 二叠系; 茅口组; 古地貌恢复; 流域水系; 地貌单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25 [岩溶(喀斯特)];
学科分类号
070501 ;
摘要
蜀南地区茅口组为一套沉积稳定的巨厚层生物碎屑灰岩,基质致密性脆。中二叠世末的东吴运动使蜀南地区茅口组顶部发育古风化壳岩溶,古岩溶地区水系控制着古岩溶的发育和演化。在研究古地貌恢复方法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区地层特征和区域构造背景,采用印模法进行古地貌恢复,进而研究了古岩溶地区的水系发育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风化壳表面侵蚀溶蚀特征、沉积物性质、地貌组合形态、钻井和地震资料,把研究区划分为岩溶台地、岩溶陡坡、岩溶缓坡及岩溶盆地4种二级地貌单元和溶丘洼地、岩溶槽谷、峰林平原等10种三级地貌单元,进一步分析了各种地貌单元的岩溶特征,为下一步的储集层预测提供了有利的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393 / 40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1]  
岩溶学词典[M]. 地质出版社 , 袁道先主编, 1988
[12]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 [J].
陈强路 ;
钱一雄 ;
马红强 ;
王恕一 .
石油实验地质, 2003, (06) :729-734
[13]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古岩溶地貌及天然气富集特征 [J].
夏日元 ;
唐健生 ;
关碧珠 ;
罗伟权 ;
马振芳 ;
周树勋 ;
于忠平 ;
潘令红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9, (02) :37-40
[14]   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岩溶储层特征及形成模式 [J].
顾家裕 .
古地理学报, 1999, (01) :5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