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暴风雪天气成因分析

被引:16
作者
孙永刚
孟雪峰
孙鑫
斯琴
机构
[1]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
关键词
暴风雪; 蒙古气旋; 诊断分析;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12.05.023
中图分类号
P458.12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应用常规观测资料、灾情资料、NCAR/NCEP再分析资料(2.5×2.5经纬度),对近40年发生在内蒙古地区(草原牧区为主)的21次较强暴风雪天气过程,就暴风雪天气进行了天气学分型和成因分析。同时,针对内蒙古暴风雪天气主要影响系统-蒙古冷涡的结构、发展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研究表明:强冷空气活动是暴风雪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强盛的高空急流及与之配合的高空辐散区的强迫作用是地面蒙古气旋强烈发展和强风形成的动力条件;远程的较好的水汽输送配合对流层低层冷涡辐合对较强的降雪至关重要;对流层高层辐散强迫、中低层温度差异、中层涡度平流作用对蒙古气旋的爆发性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对流层低层偏南暖湿急流与偏西干冷急流在蒙古气旋控制区交汇是暴风雪天气发生的重要特征;对流层中层强上升运动配合对流层低层强风区的结构特征对确定暴风雪天气落区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北方一次强降雪过程的中尺度数值模拟 [J].
姜学恭 ;
李彰俊 ;
康玲 ;
石少宏 .
高原气象, 2006, (03) :476-484
[2]   我国东北地区暴雪形成机理的个例研究 [J].
胡中明 ;
周伟灿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5, (05) :105-110
[3]   中国风雪流的变化趋势和时空分布规律 [J].
刘洪鹄 ;
林燕 ;
不详 .
干旱区研究 , 2005, (01) :125-129
[4]   内蒙古大(暴)雪的区域特征 [J].
江毅 ;
钱维宏 .
地理学报, 2003, (S1) :38-48
[5]   中国雪灾时空变化及畜牧业脆弱性分析 [J].
郝璐 ;
王静爱 ;
满苏尔 ;
杨春燕 .
自然灾害学报, 2002, (04) :42-48
[6]   低空急流与内蒙古的大(暴)雪 [J].
宫德吉 ;
李彰俊 .
气象, 2001, (12) :3-7
[7]   内蒙古暴风雪灾害及其形成过程 [J].
宫德吉 ;
李彰俊 .
气象, 2001, (08) :19-24
[8]   “96.1”暴雪期中尺度切变线发生发展的动力诊断Ⅱ:散度和散度变率诊断 [J].
张小玲 ;
程麟生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0, (04) :459-466
[9]   内蒙古大(暴)雪与白灾的气候学特征 [J].
宫德吉 ;
李彰俊 .
气象, 2000, (12) :24-28
[10]   “96.1”暴雪期中尺度切变线发生发展的动力诊断Ⅰ:涡度和涡度变率诊断 [J].
张小玲 ;
程麟生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0, (03) :285-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