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造山带早中生代花岗岩成因及其构造环境

被引:215
作者
张成立 [1 ]
王涛 [2 ]
王晓霞 [3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 不详
关键词
花岗岩; 岩石地球化学; 早中生代; 后碰撞; 秦岭造山带;
D O I
10.16108/j.issn1006-7493.2008.03.003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秦岭早中生代花岗岩以准铝到过铝质中钾—高钾钙碱性岩石为主。它们具有相对富集LILE,LREE,贫化HFSE和Nb,Ta不同程度亏损的后碰撞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部分花岗岩显示了埃达克质(或高Sr、低Y)花岗岩和I-A型过渡的环斑结构花岗岩的特征。综合分析这些花岗岩体的构造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并结合与其同时代煌斑岩和基性岩脉构成的双峰式岩浆作用特点,认为秦岭早中生代花岗岩主要形成于后碰撞环境。其中,埃达克质花岗岩形成较早,与后碰撞早期环境的地壳增厚紧密相关,其后产出的大量正常块状花岗结构的花岗岩类主要形成于后碰撞阶段拆沉作用发生的伸展阶段,最终侵位的高分异富钾花岗岩和环斑花岗岩标志着秦岭已进入后碰撞晚期阶段。
引用
收藏
页码:304 / 316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47 条
  • [21] 88–1.87 Ga post-kinematic intrusions of the Central Finland Granitoid Complex: a shift from C-type to A-type magmatism during lithospheric convergence[J] . LITHOS . 2000 (1)
  • [22] 8 Ga Svecofennian post-collisional shoshonitic magmatism in the Fennoscandian shield[J] . LITHOS . 1998 (1)
  • [23] A-type granites: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discrimination and petrogenesis[J] . Joseph B. Whalen,Kenneth L. Currie,Bruce W. Chappell.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 1987 (4)
  • [24] NATURE AND ORIGIN OF A-TYPE GRANITES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SOUTHEASTERN AUSTRALIA
    COLLINS, WJ
    BEAMS, SD
    WHITE, AJR
    CHAPPELL, BW
    [J]. 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1982, 80 (02) : 189 - 200
  • [25] 秦岭柞水岩体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胡健民
    崔建堂
    孟庆任
    赵长缨
    [J]. 地质论评, 2004, (03) : 323 - 329
  • [26] 秦岭造山带中—新元古代(早期)地质演化
    陆松年
    陈志宏
    李怀坤
    郝国杰
    周红英
    相振群
    [J]. 地质通报, 2004, (02) : 107 - 112
  • [27] 西秦岭温泉岩浆混合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李永军
    高占华
    李英
    李注苍
    刘志武
    [J]. 地质地球化学, 2003, (04) : 43 - 49
  • [28] 北秦岭老君山和秦岭梁环斑结构花岗岩及构造环境——一种可能的造山带型环斑花岗岩
    王晓霞
    王涛
    卢欣祥
    肖庆辉
    [J]. 岩石学报, 2003, (04) : 650 - 660
  • [29] 华北地台和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的中生代花岗岩与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
    洪大卫
    王涛
    童英
    王晓霞
    [J]. 地学前缘, 2003, (03) : 231 - 256
  • [30] 北秦岭沙河湾环斑结构花岗岩的矿物学特征及其岩石学意义
    王晓霞
    卢欣祥
    [J]. 矿物学报, 2003, (01) : 57 -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