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本溪大气颗粒物浓度特征

被引:15
作者
王扬锋 [1 ]
马雁军 [1 ]
陆忠艳 [2 ]
周德平 [1 ]
刘宁微 [1 ]
张云海 [1 ]
洪也 [1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2] 辽宁省气象台
关键词
本溪; 大气颗粒物; 浓度; 谱分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本溪大气成分监测站2008年3月至2009年2月大气颗粒物监测仪GRIMM180的连续监测资料,对该地区大气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变化、谱分布特征以及大气颗粒物与气象因素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溪PM10和PM2.5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0.086 mg.m-3和0.058 mg.m-3,其日平均质量浓度变化幅度较大;冬季和夏季质量浓度日变化均呈现明显的双峰双谷特征;数浓度谱分布较好地符合Junge分布;PM10日平均值超标率为8.7%,且大气颗粒物主要是以细粒子的形式存在;随风速的增大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基本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当风速>0.6 m.s-1时,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随风速增大下降明显,风速>3.0 m.s-1时,下降的趋势减缓;降水过程对大气颗粒物有清除作用,其中对粗粒子的清除效果非常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235 / 24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上海市郊春节期间大气颗粒物及其组分的粒径分布 [J].
王广华 ;
林俊 ;
姚剑 ;
范雪波 ;
耿彦红 ;
位楠楠 ;
刘卫 ;
李燕 .
环境化学, 2011, 30 (05) :913-919
[2]   半干旱地区大气颗粒物浓度及粒径谱特征的观测研究 [J].
王振海 ;
张武 ;
史晋森 ;
黄建平 ;
陈艳 ;
闭建荣 ;
张北斗 .
中国沙漠, 2010, 30 (05) :1186-1193
[3]   丹东市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变化特征及其与能见度的关系 [J].
刘宁微 ;
马雁军 ;
王扬锋 ;
刘晓梅 .
环境科学研究, 2010, 23 (05) :642-646
[4]   鞍山大气颗粒物浓度的变化特征 [J].
王绪鑫 ;
王冀 ;
向旬 ;
董秀辉 ;
刘宁微 .
环境科学研究, 2009, 22 (06) :656-662
[5]   沈阳冬夏季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及尺度谱分布特征 [J].
严文莲 ;
周德平 ;
王扬峰 ;
杨军 ;
李子华 .
应用气象学报, 2008, (04) :435-443
[6]   厦门地区大气气溶胶变化特征分析 [J].
李学彬 ;
韩永 ;
徐青山 ;
胡欢陵 .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2006, (06) :161-165
[7]   重庆冬季大气气溶胶的物理、化学特征 [J].
朱彬 ;
马力 ;
杨军 ;
李子华 ;
曾祥平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6, (05) :662-668
[8]   2002年兰州市春季大气气溶胶特征分析 [J].
王鑫 ;
奚晓霞 ;
郭治龙 ;
刘治国 ;
陈秀玲 .
兰州大学学报, 2006, (03) :44-47
[9]   银川市初夏气溶胶粒子谱分布特征 [J].
桑建人 ;
杨有林 .
中国沙漠, 2003, (03) :122-124
[10]   沈阳市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现状分析 [J].
梁元凤 ;
刘从容 .
环境保护科学, 2003, (02)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