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鲁棒性的概率优化设计在薄壁构件耐撞性中的应用

被引:12
作者
孙光永
李光耀
张勇
钟志华
机构
[1] 湖南大学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实验设计; 响应表面法; 6σ鲁棒性优化; 碰撞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U416.99 [];
学科分类号
0814 ;
摘要
汽车结构的耐撞性及碰撞吸能优化是现代汽车工业重要的研究内容。耐撞性的优化涉及材料与结构的众多参数,传统的确定性优化设计、碰撞仿真及实验往往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结构的碰撞性能,而无法评估设计参数的可靠性和目标函数的鲁棒性,以及在给定可靠性约束条件下使目标函数的鲁棒性达到最优状态。将实验设计、响应面模型和蒙特卡罗模拟技术相结合,构造了基于产品质量工程的6σ鲁棒性优化设计方法,实现了对设计目标的优化,并提高了设计变量的可靠性和目标函数的鲁棒性。
引用
收藏
页码:479 / 48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基于响应面法的跨声速机翼气动优化设计 [J].
熊俊涛 ;
乔志德 ;
韩忠华 .
航空学报, 2006, (03) :399-402
[2]   序列响应面方法在覆盖件成形过程优化中的应用研究 [J].
张峻 ;
柯映林 .
汽车工程, 2005, (02) :246-250
[3]   6σ概率优化设计方法及其应用 [J].
李玉强 ;
崔振山 ;
阮雪榆 ;
安丽萍 .
中国机械工程, 2004, (21) :38-41
[4]   均匀试验设计的理论、方法和应用——历史回顾 [J].
方开泰 .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04, (03) :69-80
[5]  
汽车碰撞安全技术[M]. 机械工业出版社 , 钟志华等著, 2003
[6]  
薄板冲压成型过程的计算机仿真与应用[M].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钟志华,李光耀编著, 1998
[7]  
Design for six sigma through robust optimization[J] . P.N. Koch,R.-J. Yang,L. Gu.Structural and Multidisciplinary Optimization . 2004 (3)
[8]  
Crashworthiness design optimization using successive response surface approximations[J] . H. Kurtaran,A. Eskandarian,D. Marzougui,N. E. Bedewi.Computational Mechanics . 2002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