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范式的转变

被引:11
作者
高江波
蔡运龙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 范式转变; 实证主义; 科学人文主义; 结构功能主义; 复杂性范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P901 [景观学、区域论];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0705 ; 070501 ;
摘要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研究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从前科学(无范式)到科学(以范式为标志)的历史过程。认识LUCC研究范式及其转变的内涵和实质对其理论和应用的发展与完善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并有助于提高解释和预测能力。本文以库恩的"范式"和"范式转变"为基本脉络,剖析了LUCC研究中的实证主义范式、科学人文主义范式、结构功能主义范式以及复杂性范式,并指出范式及其转变主要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层面表现出来。实证主义范式强调决定论以及主客体分离,认为应把经验与逻辑分析作为客观地认识现实的基础,它贯穿LUCC不同发展阶段,在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至今仍主导着LUCC研究;科学人文主义在科学主义或实证主义的基础上强调了人的主体性,修正了它们的片面性;结构功能主义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资参考的系统分析方法,在宏观层面的许多重要理论见解和研究方法,值得LUCC研究者关注和借鉴;复杂性范式强调土地系统的非线性、自组织、连通性等特征,为LUCC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科学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利用复杂性理论研究具有非线性特征的复杂土地系统,体现了当前LUCC研究的范式转变。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2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复杂性科学视角下的地理学研究范式转型 [J].
李双成 ;
王羊 ;
蔡运龙 .
地理学报, 2010, 65 (11) :1315-1324
[2]   贵州喀斯特高原土地系统变化空间尺度综合的一个研究方案 [J].
蔡运龙 .
地球科学进展, 2009, 24 (12) :1301-1308
[3]   复杂性范式的兴起与科学世界观的变革 [J].
黄欣荣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32 (03) :52-57
[4]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青藏铁路穿越区生态系统恢复力评价 [J].
高江波 ;
赵志强 ;
李双成 .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11) :2473-2479
[5]   从范式理论的发展和困境看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合流 [J].
赵卫国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3) :49-53
[6]   基于L—Z算法的NDVI变化复杂性的空间格局及其成因——以北京周边为例 [J].
李双成 ;
刘逢媛 ;
高江波 .
自然科学进展, 2008, (01) :68-74
[7]   教学范式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 [J].
叶增编 .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07, (02) :95-98
[8]   在科学与人文之间:科学人文主义范式与中国国际关系学 [J].
王俊生 .
人文杂志, 2007, (01) :170-176
[9]   基于小波变换的NDVI与地形因子多尺度空间相关分析 [J].
李双成 ;
高伟明 ;
周巧富 ;
刘逢媛 .
生态学报, 2006, (12) :4198-4203
[10]   科学人文主义在中国的演进及其意义 [J].
黄瑞雄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6, (06) :1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