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山推覆带形成演化与油气关系探讨附视频

被引:6
作者
罗啸泉
李书兵
机构
[1] 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龙门山; 推覆带; 演化; 油气; 探讨; 四川; 西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通过对龙门山推覆带的沉积响应研究表明,该构造带形成于印支中期,始于盆地须家河组第三段沉积之后,须家河组第四段有大量砾岩层,砾石主要为碳酸盐岩,来自于西侧的古生界海相沉积。构造变形时期具有北段早,南段晚;构造变形强度具有北段强、南段弱,西侧强、东侧弱的特征。龙门山前缘冲断褶皱带发育构造圈闭且圈闭面积大、闭合幅度高、断裂发育适中,为油气聚集和局部富集提供了有利条件,勘探潜力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18+77 +77-7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龙门山逆冲推覆带构造特征及勘探潜力分析 [J].
杨克明 ;
朱彤 ;
何鲤 .
石油实验地质, 2003, (06) :685-693+700
[2]   龙门山中段推覆构造的变形特征 [J].
马永旺 ;
杨尽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2001, (03) :236-240
[3]   龙门山造山带-川西前陆盆地系统构造事件研究 [J].
刘树根 ;
赵锡奎 ;
罗志立 ;
徐国盛 ;
王国芝 ;
C.J.L.Wilson ;
Dennis Arne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2001, (03) :221-230
[4]   龙门山冲断带的隆升和川西前陆盆地的沉降 [J].
刘树根 ;
罗志立 ;
戴苏兰 ;
Dennis Arne ;
C.J.L.Wilson .
地质学报, 1995, (03) :205-214
[5]   龙门山推覆构造带中段前缘构造浅析 [J].
曹伟 .
石油实验地质, 1994, (01) :35-42
[6]   龙门山造山带崛起和川西陆前盆地沉降 [J].
罗志立 ;
龙学明 .
四川地质学报, 1992, (01) :1-17
[7]  
四川盆地形成与演化[M]. 地质出版社 , 郭正吾等著, 1996
[8]  
龙门山造山带的崛起和四川盆地的形成与演化[M]. 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 罗志立主编,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