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中稻留桩高度对再生稻米质的影响及其与头季稻米质的关系

被引:22
作者
徐富贤 [1 ,2 ]
熊洪 [1 ,2 ]
张林 [1 ,2 ]
郭晓艺 [1 ,2 ]
朱永川 [1 ,2 ]
周兴兵 [1 ,2 ]
刘茂 [1 ,2 ]
机构
[1]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
[2] 农业部西南稻区水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杂交中稻; 再生稻; 留桩高度; 稻米品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3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18个通过审定的三系杂交中稻品种为材料,于头季稻收割时设留高桩(40 cm)和低桩(15 cm)两个处理,研究高桩与低桩对再生稻米质的影响,及再生稻品质与头季稻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在6项主要品质指标中,再生稻的直链淀粉含量和整精米率2项指标比头季稻优;头季稻留高桩的处理与留低桩的处理相比,再生稻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显著变优。多数品质指标头季稻与再生稻之间、再生稻不同留桩高度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头季稻品种品质对再生稻品质有重要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87+89 +8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留桩高度对再生稻源库性状与物质运转的影响
    易镇邪
    周文新
    屠乃美
    [J]. 中国水稻科学, 2009, 23 (05) : 509 - 516
  • [2] 留桩高度对培两优210再生稻产量和源库性状的影响
    黄志刚
    屠乃美
    江巨鳌
    秦鹏
    黄泽春
    [J]. 生态学报, 2009, 29 (08) : 4572 - 4579
  • [3] 四川盆地东南部杂交中稻抗高温伏旱影响的对策
    徐富贤
    熊洪
    李经勇
    朱永川
    张林
    郭晓艺
    刘茂
    [J]. 中国稻米, 2009, (04) : 42 - 43
  • [4] 留桩高度对培矮64S/E32再生特性的影响
    蒋廷杰
    易镇邪
    屠乃美
    [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4) : 359 - 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