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氮效率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25
作者
王进军
黄瑞冬
不详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2] 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
[3] 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 辽宁沈阳
[4] 辽宁沈阳
关键词
玉米; 氮效率; 植株性状; 生理生化; 遗传改良;
D O I
10.13597/j.cnki.maize.science.2005.01.027
中图分类号
S513.0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玉米氮效率的基因型差异决定了不同氮肥供应条件下氮素吸收能力的差异,选用氮高效品种可以在低氮条件下获得高产,减少氮肥的浪费。近年来国内外对玉米氮效率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植株性状与氮效率的关系、氮效率的生理生化基础、氮效率的遗传改良等。对玉米氮效率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讨论了如何继续开展对玉米氮效率的研究工作。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不同玉米自交系氮效率的分析
    关义新
    马兴林
    向春阳
    凌碧莹
    不详
    [J]. 玉米科学 , 2004, (01) : 100 - 102
  • [2] 氮对不同基因型玉米根系形态变化的影响研究
    王艳
    米国华
    张福锁
    [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3, (03) : 75 - 77
  • [3] 华北区部分主栽玉米杂交种的氮效率分析
    陈范骏
    米国华
    张福锁
    王艳
    刘向生
    春亮
    [J]. 玉米科学, 2003, (02) : 78 - 82
  • [4] 玉米氮效率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陈范骏
    米国华
    刘向生
    刘建安
    王艳
    张福锁
    不详
    [J]. 中国农业科学 , 2003, (02) : 134 - 139
  • [5] 玉米杂交种氮效率遗传相关与通径分析
    陈范骏
    米国华
    崔振岭
    刘向生
    张福锁
    [J]. 玉米科学, 2002, (01) : 10 - 14
  • [6] 玉米氮素效率基因型差异的研究进展
    向春阳
    关义新
    凌碧莹
    张宝石
    [J]. 玉米科学, 2002, (01) : 75 - 77
  • [7] 玉米幼苗地上部/根间氮的循环及其基因型差异
    李燕婷
    米国华
    陈范骏
    劳秀荣
    张福锁
    [J]. 植物生理学报, 2001, (03) : 226 - 230
  • [8] 玉米自交系木质部伤流液中氮素形态差异及其与氮效率的关系
    陈范骏
    米国华
    刘建安
    张福锁
    [J]. 中国农业科学, 1999, (05) : 43 -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