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填埋场灾变过程的温度-渗流-应力-化学耦合效应研究

被引:27
作者
薛强
赵颖
刘磊
陆海军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环境工程; 垃圾填埋场; 温度–渗流–应力–化学耦合; 多场耦合测试分析系统; 远程在线监督系统; 生态污泥腾发覆盖技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705 [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针对当前垃圾填埋场灾变过程预测与控制的迫切需求,结合垃圾填埋场及其周围复杂而特殊的环境地质条件,从温度-渗流-应力-化学(T-H-M-C)多场耦合角度深入分析垃圾填埋场灾变过程的演化机制与开展多场耦合研究的必要性。提出填埋气体运移的微生物降解-温度-渗流(B-T-H)耦合模型、考虑好氧和厌氧微生物降解作用的垃圾渗沥液污染物迁移转化渗流-微生物降解-化学(H-B-C)耦合模型、复合衬垫系统污染物运移渗流-化学(H-C)耦合模型以及考虑热量变化和水蒸气迁移过程对开裂过程影响的填埋场封场覆盖系统干燥开裂温度-渗流-应力(T-H-M)耦合模型,为垃圾填埋场灾变过程的预测和安全性评价提供有效的分析手段。提出一套多场耦合测试分析方法与试验技术,开发集监测、控制与数据采集于一体的填埋场中污染物传输的多场耦合测试分析系统。形成一套填埋场污染物多参数远程同步监测方法与技术,研制集实时监测与视频监督于一体的垃圾填埋场污染物远程在线监督系统。针对多场耦合作用下封场覆盖系统开裂问题,提出新型环保的垃圾填埋场封场覆盖生态污泥腾发覆盖技术(EST)。上述研究成果可为垃圾填埋场灾变过程的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手段和技术支持,同时对于丰富和拓宽多场多相耦合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970 / 1988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不同填埋时间、不同季节的垃圾渗滤液生物毒性.[J].刘婷;陈朱蕾;唐素琴;谢文刚;杨列;.环境科学.2010, 02
[2]  
Controlling strain in geosynthetic liner systems used in vertically expanded landfills.[J]..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2009, 01
[3]   垃圾填埋场沉降变形条件下气–水–固耦合动力学模型研究 [J].
薛强 ;
刘磊 ;
梁冰 ;
赵颖 ;
王永波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 (S1) :3473-3478
[4]   垃圾填埋体中非饱和-饱和渗流分析 [J].
张文杰 ;
詹良通 ;
陈云敏 ;
魏海云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 (01) :87-93
[5]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固液气耦合一维固结模型 [J].
陈云敏 ;
谢焰 ;
詹良通 .
岩土工程学报, 2006, (02) :184-190
[6]   填埋气体运移过程的多场耦合模型及仿真分析 [J].
薛强 ;
冯夏庭 ;
刘建军 .
系统仿真学报, 2005, (01) :20-24
[7]   非平衡—非线性吸附情况下填埋场污染物运移分析 [J].
栾茂田 ;
张金利 ;
杨庆 .
岩土力学, 2004, (12) :1855-1861
[8]   多孔介质中化学–热–水力–力学耦合过程本构模型和数值模拟 [J].
刘泽佳 ;
李锡夔 ;
武文华 .
岩土工程学报, 2004, (06) :797-803
[9]   多场耦合理论在污染物运移过程中的应用 [J].
薛强 ;
梁冰 ;
王起新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2, (S2) :2318-2321
[10]  
生活垃圾管理与处理技术.[M].薛强; 陈朱蕾; 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