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及周边地区一次严重烟霾天气的分析

被引:45
作者
孙燕
张备
严文莲
陈曲
赵凯
机构
[1] 江苏省气象台
关键词
南京; 烟霾; 气溶胶污染; 气象条件; 轨迹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7.2 [能见度、浑浊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南京市空气污染资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8年10月28~29日南京、镇江、扬州、泰州、盐城等地区出现的一次大范围烟霾天气过程的空气污染状况、大尺度环流背景、微观气象要素特征以及影响天气系统的热力和动力场结构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并且运用Hysplit-4模式反演了这次过程影响南京地区污染物的扩散轨迹。结果表明:焚烧秸秆物引起的空气中高颗粒物浓度是造成这次大范围烟霾天气的直接原因;有利的环流和风场条件,加上稳定的大气层结,是烟霾维持和加强的重要条件;在未达到饱和情况下,适当增加湿度有利于霾的形成,且吸湿粒子吸湿凝结增大会使得能见度更加恶化,烟霾更加严重。在这次烟霾天气中,南京地区的污染物源头来自扬州、镇江、泰州一带,最严重时期的污染物主要来自泰州南部。
引用
收藏
页码:794 / 80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 [1] 长春秋冬季大气黑碳气溶胶的特征分析
    高枞亭
    张仁健
    苏丽欣
    [J]. 高原气象, 2009, 28 (04) : 803 - 807
  • [2] 合肥市PM10输送轨迹分类研究
    石春娥
    姚叶青
    张平
    邱明燕
    [J]. 高原气象, 2008, 27 (06) : 1383 - 1391
  • [3] 1980—2003年京、津、冀地区大气能见度变化趋势研究
    范引琪
    李春强
    [J]. 高原气象, 2008, 27 (06) : 1392 - 1400
  • [4] 上海雾和霾日数的气候特征及变化规律
    靳利梅
    史军
    [J]. 高原气象 , 2008, (S1) : 138 - 143
  • [5] 中国北方气溶胶散射和PM10浓度特征
    延昊
    矫梅燕
    赵琳娜
    张志刚
    牛若芸
    [J]. 高原气象, 2008, (04) : 852 - 858
  • [6] 1961-2005年中国霾日气候特征及变化分析
    高歌
    [J]. 地理学报, 2008, (07) : 761 - 768
  • [7] 2006年冬半年我国霾天气特征分析
    周宁芳
    李峰
    饶晓琴
    杨克明
    [J]. 气象, 2008, (06) : 81 - 88
  • [8] 珠江三角洲霾天气的近地层输送条件研究
    吴兑
    廖国莲
    邓雪娇
    毕雪岩
    谭浩波
    李菲
    蒋承霖
    夏冬
    范绍佳
    [J]. 应用气象学报, 2008, (01) : 1 - 9
  • [9] 复杂地形城市冬季边界层气溶胶扩散和分布模拟
    郑飞
    张镭
    朱江
    王慧
    [J]. 高原气象 , 2007, (03) : 532 - 540
  • [10] 华北地区夏季平均水汽输送通量和轨迹的分析
    马京津
    高晓清
    [J]. 高原气象 , 2006, (05) : 893 - 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