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抗白叶枯病型水稻品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变化

被引:3
作者
涂巨民
彭仲明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
关键词
水稻白叶枯病; 抗病类型;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D O I
10.13300/j.cnki.hnlkxb.1986.03.004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用电泳法比较了成株抗性、全生育期抗性和感病水稻品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模式的差异,以及这些品种在人工剪叶接种条件下酶带的变化。结果表明:对白叶枯病不同反应类型的水稻品种健叶组织内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带存在明显差异。同时,人工剪叶接种能引起叶组织内过氧化化物酶同工酶的变化,但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不是白叶枯病病菌的侵染所造成,而是剪叶对叶片的伤害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228 / 23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小麦抗、感白粉病的不同品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J].
靳华芬 ;
沈扬 .
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 1985, (02) :222-224
[2]   小麦品种对白粉病抗病性与过氧化物酶的关系附视频 [J].
杨家书 ;
李舜芳 ;
吴畏 ;
曹淡君 ;
吴友三 ;
薛应龙 .
植物病理学报, 1984, (04) :45-50
[3]   水稻对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oryzae)的抗性与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活性的关系 [J].
叶钟音 ;
刘经芬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84, (02) :39-46
[4]   对白叶枯病抗性不同的水稻品种同工酶凝胶电泳的观察 [J].
吴功振 ;
陈素文 .
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 1981, (03) :251-253
[5]   棉花感染枯萎病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变化 [J].
沈其益 ;
阎隆飞 ;
李庆基 ;
张元恩 ;
滕晓月 ;
李筠宜 ;
王正芬 ;
傅翠贞 .
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 1978, (02) :108-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