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峪河上游河岸林群落环境梯度格局和演替过程

被引:16
作者
郭跃东 [1 ]
郭晋平 [1 ]
张芸香 [1 ]
吉久昌 [1 ,2 ]
机构
[1] 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
[2] 山西省太原市政府
关键词
文峪河流域; 河岸林; 生态种组; 群落演替; 环境梯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文峪河上游河岸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群落建群种的DCA排序和物种关联分析进行生态种组划分,阐明了河岸林群落建群种各生态种组之间的生态演替功能差异,结合对样地和生态适应性功能组的DCA排序结果,分析了河岸林群落空间分布的环境梯度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以上分析,构建了研究地区河岸林群落演替过程,揭示了环境梯度格局对河岸林群落演替的控制作用。通过研究,文峪河上游河岸林群落生态适应性功能组比群落在排序空间上具有更好的分异性,采用生态适应性功能组更有利于分析群落的时空关系;研究地区河岸林群落9个建群种划分为阳性喜湿先锋型、阳性中生演替型、耐阴喜湿演替后期型和阳性中生逃避型4个生态种组;研究地区海拔梯度、河岸带坡度和河谷型共同决定了河岸林群落的分布格局,河岸带坡度和河谷型实际反映的是河岸带水文状况对河岸林群落时空格局的控制作用;根据生态适应性功能组和生态种组构建了研究地区河岸林群落演替模型,不同的海拔及其相应的河谷型具有明显不同的演替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4046 / 405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1]   文峪河上游河岸林群落类型及其生态适应性 [J].
吉久昌 ;
郭跃东 ;
郭晋平 ;
张芸香 .
生态学报, 2009, 29 (03) :1587-1595
[2]   生态退耕与植被演替的时空格局 [J].
邱扬 ;
张英 ;
韩静 ;
王军 ;
孟庆华 .
生态学杂志, 2008, (11) :2002-2009
[3]   星星草(Puccinellia tenuiflora)人工草地氮素积累对松嫩盐碱草地植被演替的影响 [J].
陈刚 ;
孙国荣 ;
彭永臻 ;
马东辉 ;
岳中辉 ;
那守海 ;
阎秀峰 .
生态学报, 2008, (05) :2031-2041
[4]   桂西北喀斯特人为干扰区植被自然恢复22年后群落特征 [J].
曾馥平 ;
彭晚霞 ;
宋同清 ;
王克林 ;
吴海勇 ;
宋希娟 ;
曾昭霞 .
生态学报, 2007, (12) :5110-5119
[5]   内蒙古大青山哈拉沁沟流域中游草本植被与环境的关系 [J].
徐广才 ;
康慕谊 ;
马敏 ;
刘全儒 ;
朱源 ;
王好 ;
郭雯雯 ;
徐丹 .
山地学报, 2007, (04) :393-399
[6]   黄土高原植被不同演替阶段优势种的光合生理特性 [J].
安慧 ;
上官周平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6) :1175-1180
[7]   长白山溪流河岸带森林木本植物多样性沿海拔梯度分布规律 [J].
牟长城 ;
倪志英 ;
李东 ;
孙晓新 ;
陈加利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5) :945-952
[8]   从植物种群间联结性探讨生态种组与功能群划分——以尖峰岭热带低地雨林乔木层数据为例 [J].
李意德 ;
许涵 ;
陈德祥 ;
骆土寿 ;
莫锦华 ;
罗文 ;
陈焕强 ;
蒋忠亮 .
林业科学, 2007, (04) :9-16
[9]   岷江上游河岸带土地覆盖格局及其生态学解释 [J].
周睿 ;
胡玉喆 ;
熊颖 ;
王辉 ;
葛剑平 ;
毕晓丽 .
植物生态学报, 2007, (01) :2-10
[10]   基于DCA-TTLQV的云顶山亚高山草甸群落格局分析 [J].
李素清 ;
李斌 ;
张金屯 .
草业学报, 2006, (06) :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