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变中丙型肝炎病毒C33c抗原及HBxAg的分布及意义

被引:4
作者
王春杰,王文亮,王伯
机构
[1] 第四军医大学病理学教研室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肝硬变,抗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73 [人体病毒学(致病病毒)];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应用抗HCVC_(33c)抗原2B6株单克隆抗体和抗HBxAg多克隆抗体。以ABC法对86例肝硬变组织进行HCV及HBV相关抗原定位研究,HCVC_(33c)抗原及HBxAg在肝硬变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6.7%及62.8%,C_(33c)抗原和HBxAg阳性占所检病例88.4%,二者同时阳性为51.2%,HCVC_(33c)抗原位于肝硬变组织的肝细胞胞桨内,充满整个胞桨,细胞核及胞膜未见阳性;阳性细胞呈弥漫、局灶及散在分布三种形式,以弥漫、局灶分布为主。部分病例阳性细胞周围有较多的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并发现HCVC_(33c)抗原位于小胆管上皮细胞内。结果提示HCV感染致肝细胞损伤可能是免疫反应参与的免疫损害。除HBV以外,HCV感染在我国肝硬变发生中起一定作用,在肝硬变组织中HCV、HBV重叠感染较为普遍。
引用
收藏
页码:135 / 14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肝硬变及肝癌组织内原位杂交检测HCV RNA及HBV DNA [J].
王春杰,王文亮,王剑波,王伯 .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4,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