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粉质黏土冻融循环试验研究

被引:43
作者
张世民 [1 ,2 ]
李双洋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关键词
冻融过程; 温度分布; 含水量分布; 冻胀位移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U412.22 [土壤、地质和地理勘测];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青藏公路沿线常遇到的青藏粉质黏土作为研究对象,在室内分别进行了1、2、3、4次冻融循环试验,分析了冻融前后试样的温度分布特征、水分分布特征、冻融位移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多次冻融循环的冻结过程中,温度场分布更趋向均衡和平稳,0℃等温线和低温等温线趋向深部发展;多次冻融循环后,试样含水量可划分4个区域,第1区域为表层冰晶聚集高含水量区,第2区域为低温梯度含水量均衡区域,第3区域为冷锋面冰透镜冰层积聚高含水量区域,第4区域为高温低含水量区域;青藏粉质黏土首次冻结的冻胀位移量和相对冻融位移量都比较大,冻胀量可以达到几十毫米,冻胀率可达8.3%,伴随冻融次数增加,相对冻胀量和相对冻融量幅值逐渐减少.
引用
收藏
页码:625 / 63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温度-湿度-荷载综合作用下路基冻融过程试验研究 [J].
毛雪松 ;
杨锦凤 ;
张正波 ;
郑小忠 ;
周雷刚 .
冰川冻土, 2012, 34 (02) :427-434
[2]   冻融循环下路基土抗剪强度与塑性指数相关性 [J].
刘寒冰 ;
王静 ;
魏海斌 ;
冯恺 .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1, (S2) :149-152
[3]   水泥及石灰改良土冻融循环后的动力特性研究 [J].
王天亮 ;
刘建坤 ;
田亚护 .
岩土工程学报, 2010, 32 (11) :1733-1737
[4]   冻融循环作用下路基土回弹模量试验研究 [J].
王威娜 ;
支喜兰 ;
毛雪松 ;
侯仲杰 ;
雷明轩 .
冰川冻土, 2010, (05) :954-959
[5]   反复冻融下黄土抗剪强度劣化的试验研究 [J].
董晓宏 ;
张爱军 ;
连江波 ;
郭敏霞 .
冰川冻土, 2010, 32 (04) :767-772
[6]   重塑粘质黄土冻胀敏感性试验分析 [J].
许健 ;
牛富俊 ;
牛永红 ;
林战举 ;
徐志英 .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2010, (01) :24-30
[7]   原状土冻融过程中水分迁移试验研究 [J].
赵刚 ;
陶夏新 ;
刘兵 .
岩土工程学报, 2009, 31 (12) :1952-1957
[8]   冻融循环作用下细粒土抗剪强度特性试验研究 [J].
冯勇 ;
何建新 ;
刘亮 ;
杨力行 .
冰川冻土, 2008, (06) :1013-1017
[9]   青藏斜坡黏土冻融循环物理力学性质试验 [J].
苏谦 ;
唐第甲 ;
刘深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 (S1) :2990-2994
[10]   冻融循环条件下土的融沉性质试验研究 [J].
梁波 ;
张贵生 ;
刘德仁 .
岩土工程学报, 2006, (10) :1213-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