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堡凹陷周边凸起地区碳酸盐岩古岩溶与油气成藏

被引:18
作者
张家政 [1 ]
郭建华 [1 ]
赵广珍 [2 ]
刘喜顺 [1 ]
郭勇 [3 ]
范玉林 [3 ]
机构
[1] 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2]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3]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地质录井处
关键词
南堡凹陷; 碳酸盐岩; 古岩溶; 成岩作用; 油气藏形成; 油气藏类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通过地层对比、野外露头剖面观测、单井岩心观察,样品测试等手段,对南堡凹陷周边凸起地区的岩溶作用、成岩作用、油气成藏及控油因素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发现,该区的岩溶作用较为发育,主要为:①野外露头见大的溶洞,岩心观察有岩溶角砾、溶蚀孔洞及黄铁矿集合体等;②录井表现为钻时突然降低甚至钻具放空,井漏;③测井解释有大型溶蚀孔洞发育带、溶蚀孔洞发育带等。成岩作用分为建设性成岩作用、破坏性成岩作用以及双重性成岩作用。油气藏类型主要有潜山不整合油气藏和构造块状油气藏,控制油气成藏的关键因素是岩溶缝洞型储层有效储集体发育程度、烃源岩的好坏及与构造的关系,尤其是油气运移通道是否发育直接影响了周边凸起有利部位的油气富集程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23 / 128+147 +147-14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非均质碳酸盐岩储层及产能评价方法探索 [J].
贺洪举 ;
张树东 ;
邱泉 ;
齐宝权 ;
赵植萍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1) :89-92+10
[2]   川中-川南过渡带嘉二段成岩作用及其储层发育 [J].
周跃宗 ;
雷卞军 ;
赵永刚 ;
周晓东 ;
周慧成 .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2006, (02) :11-15+5
[3]   塔北轮南地区奥陶系储集性及成岩作用 [J].
刘念周 ;
张秀莲 ;
王鹏 ;
杜洪凌 .
新疆地质, 2004, (01) :64-72+118
[4]   辽河西部凹陷曙103块潜山油藏储层特征 [J].
吴智勇 ;
郭建华 ;
吴东胜 ;
司继伟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1) :42-45+50
[5]   南堡凹陷的形成演化与油气的关系 [J].
周海民 ;
魏忠文 ;
曹中宏 ;
丛良滋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0, (04) :345-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