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态水影响不同煤级煤吸附甲烷的差异及其机理

被引:29
作者
张时音
桑树勋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液态水; 注水煤样; 煤级; 吸附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IS-100等温吸附解吸仪和MTS815型电液伺服岩石实验系统为主要实验平台,应用已建立的模拟储层条件下煤样注水和注水试样等温吸附实验方法,对3种不同煤级的煤储层样品开展了高压(8~20MPa)注水和等温吸附实验,发现储层条件下煤层中的液态水(注水煤样)对不同煤级(0.46%<Ro,max<1.72%)煤吸附甲烷影响有差异,其含水量随煤级升高呈L型降低,而吸附量则线性增加。笔者认为液态水造成吸附差异的原因是煤体润湿性的差异,对于中低煤级的煤样来说,煤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起着控制作用,直接影响着煤体润湿性,吸附势和含水量的曲线都说明了这一点。
引用
收藏
页码:1350 / 135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甲烷在煤表面的吸附势与煤阶的关系 [J].
苏现波 ;
刘国伟 ;
郭盛强 ;
林晓英 .
中国煤层气, 2006, (03) :21-23
[2]   吸附势理论在煤层甲烷吸附中的应用 [J].
苏现波 ;
林萌 ;
林晓英 ;
陈润 .
中国煤层气, 2006, (02) :28-30
[3]   液态水影响煤吸附甲烷的实验研究:以沁水盆地南部煤储层为例 [J].
桑树勋 ;
朱炎铭 ;
张井 ;
张晓东 ;
张时音 .
科学通报, 2005, (S1) :70-75
[4]   煤吸附甲烷的特征曲线及其在煤层气储集研究中的作用 [J].
崔永君 ;
李育辉 ;
张群 ;
降文萍 .
科学通报, 2005, (S1) :76-81
[5]   煤吸附气体的固气作用机理(Ⅱ)——煤吸附气体的物理过程与理论模型 [J].
桑树勋 ;
朱炎铭 ;
张井 ;
张晓东 ;
唐家祥 .
天然气工业, 2005, (01) :16-18+21
[6]   煤吸附气体的固气作用机理(Ⅰ)——煤孔隙结构与固气作用 [J].
桑树勋 ;
朱炎铭 ;
张时音 ;
张井 ;
唐家祥 .
天然气工业, 2005, (01) :13-15+205
[7]   煤阶对煤的吸附能力的影响 [J].
苏现波 ;
张丽萍 ;
林晓英 .
天然气工业, 2005, (01) :19-21+205
[8]   煤的表面结构与润湿性 [J].
何杰 .
选煤技术, 2000, (05) :13-15
[9]   煤的吸附能力与其煤化程度和煤岩组成间的关系 [J].
钟玲文 ;
张新民 .
煤田地质与勘探, 1990, (04) :29-36+71
[10]  
煤的润湿性研究及其应用[M]. 煤炭工业出版社 , (日)村田逞诠著,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