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执法中的私人力量——悬赏举报制度的法律经济学重述

被引:45
作者
吴元元
机构
[1] 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悬赏举报; 信息生产; 社会威慑; 系统制度设计; 陷阱取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1 [行政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作为公权力主体与私人力量合作执法的制度折射,悬赏举报具有丰富的经济学意涵,有必要从整体主义视角对融贯其中的法理逻辑进行法律经济学重述,发现其中的知识形态,以此为国家治理技术凭藉"赏"来建立国家一社会信息通道的法治努力提供智识基础。悬赏举报具有信息生产机制、威慑机制的双重制度角色,为保障其功能顺利运转,应当从悬赏举报的制度信任、信息生产成本的制度控制、信息生产收益的制度激励等核心维度进行系统设计;同时应当对悬赏举报的合法边界保持足够的警觉,以禁止性规定排除"陷阱取证"适用,从而证成该制度的法理正当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1]  
法律与文学.[M].朱苏力;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12]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张维迎著;.上海三联书店.2004,
[13]  
法理学问题.[M].[美]理查德·A.波斯纳(RichardA.Posner)著;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14]  
超越法律.[M].(美)理查德·A.波斯纳(RichardA.Posner)著;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15]  
公共选择理论.[M].方福前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16]  
规训与惩罚.[M].(法)米歇尔·福柯(MichelFoucault)著;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1999,
[17]  
法律的博弈分析.[M].(美)道格拉斯G.拜尔(DouglasG.Baird)等著;严旭阳译;.法律出版社.1999,
[18]  
经济与社会.[M].(德)马克斯·韦伯(MaxWeber)著;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
[19]  
法律的经济分析.[M].(美)理查德·A.波斯纳(RichardA.Posner)著;蒋兆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