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毒素(TTX)及其微生物起源

被引:29
作者
李秋芬
徐怀恕
机构
[1] 青岛海洋大学海洋生物系
[2] 青岛海洋大学海洋生物系 青岛
[3] 青岛
关键词
河豚毒素; 检测方法; 分布; 微生物起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99 [毒物学(毒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405 ;
摘要
河豚毒素(TTX)是一种强毒性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最初是从豚科鱼(Tetrodontidae)中发现.故1909年被Tahara命名为Tetrodotoxin(TTX).本文介绍了TTX的化学特性、毒性作用机制、药理作用、检测方法、在不同生物种中的分布、能产生TTX的微生物种类,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TTX 微生物起源学说的国内外最近研究报道.并提出了TTX微生物起源学说的应用前景及今后的研究课题.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9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安全食用河豚方法的探讨 Ⅰ.河豚毒素的研究 [J].
何家璋 .
食品科学, 1986, (03) :8-10
[2]  
海生毒素的研究进展[J]. 中国海洋药物. 1982 (04)
[3]  
从河豚卵巢中分离提取河豚毒素[J]. Ryuji Tachikawa Kiyoshi Sakai,潘心富.中国海洋药物. 1982 (04)
[4]  
河豚毒素(TTX)对抗心律失常药疗效和毒性的影响[J]. 朱成华,王桂兰,李蕴山,傅绍萱,黄致强,潘心富.中国海洋药物. 1984 (01)
[5]  
河豚毒素毒性及药物动力学研究[J]. 颜松民,刘林妮,温巨芳.中国海洋药物. 1985 (02)
[6]  
河豚中的河豚毒素衍生物[J]. 潘心富.中国海洋药物. 1985 (04)
[7]  
河纯毒素起源的新学说—通过高精度及高灵敏度分析,初步证实毒素的微生物起源学说[J]. 陈永豪.中国海洋药物. 1987 (02)
[8]  
钠离子通道海生毒素构效关系[J]. 陈冀胜,丁晓琴,连洪寿.中国海洋药物. 1989 (02)
[9]  
河豚毒素存在于平涡虫Planocera multitentaculata之中[J]. 李青选.中国海洋药物. 1989 (02)
[10]  
Vibrio alginolyticus , a tetrodotoxin-producing bacterium, in the intestines of the fish Fugu vermicularis vermicularis[J] . T. Noguchi,D. F. Hwang,O. Arakawa,H. Sugita,Y. Deguchi,Y. Shida,K. Hashimoto.Marine Biology . 1987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