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绿洲边缘区泡泡刺种群对风沙干扰的响应

被引:21
作者
李秋艳赵文智李启森常学礼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 山东烟台师范学院地理旅游系
关键词
荒漠绿洲过渡带; 泡泡刺; 斑块格局; 沙埋深度; 种群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研究了位于黑河中游荒漠绿洲外缘 (荒漠与绿洲过渡带 )戈壁与沙漠两种生境下泡泡刺种群对风沙干扰的响应。结果表明 ,因风沙干扰的响应 ,泡泡刺种群以斑块状格局形式存在 ;独立灌丛沙堆的形成途径主要有 4种 :种子发育、根蘖繁殖、较大的沙堆退化 (生境破碎化 )和邻近沙堆的兼并。水分条件是泡泡刺种群生长的重要制约因素 ,长期对有限的水分资源竞争 ,使其大小和空间分布都形成了明显的特征。绿洲与戈壁交错带 (类似戈壁生境 )样地的泡泡刺种群的沙埋深度、种群高度、种群盖度、种群大小、生物量都小于绿洲与沙漠交错带 (类似沙漠生境 )样地的泡泡刺种群的相应的种群特征变量 ,而绿洲与戈壁交错带样地的泡泡刺种群密度却大于绿洲与沙漠交错带样地的相应的种群特征变量。绿洲与戈壁交错带样地的泡泡刺种群密度为33.3株 / m2 ,而绿洲与沙漠交错带样地的泡泡刺种群密度为 2 5 .4株 / m2 。两样地泡泡刺种群的沙埋深度、种群高度、盖度、密度及大小存在着显著差异 ,只有生物量无显著差异。两样地中泡泡刺的沙埋深度对泡泡刺种群特征的影响明显 ,无论戈壁还是沙漠生境 ,沙埋深度与种群高度、种群大小、种群生物量明显正相关。适度沙埋可以促进泡泡刺种群的生长 ,但当沙埋深度超过10 0 cm时 ,又会对泡泡刺种群
引用
收藏
页码:2484 / 249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甘肃民勤绿洲-流沙过渡带植物群落光合和呼吸特征的比较研究(英文) [J].
崔骁勇 ;
刘世荣 ;
赵广东 ;
马全林 .
林业科学, 2003, (03) :6-14
[2]   甘肃民勤西沙窝唐古特白刺群落的生态特性 [J].
刘建泉 .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2, (03) :36-40
[3]   荒漠化地区土壤水分时空格局及其动态规律研究 [J].
王兵 ;
崔向慧 ;
白秀兰 ;
马全林 .
林业科学研究, 2002, (02) :143-149
[4]   绿洲-荒漠交错带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初步研究 [J].
贾宝全 ;
慈龙骏 ;
蔡体久 ;
高志海 ;
丁峰 .
植物生态学报, 2002, (02) :203-208
[5]   西藏特有灌木砂生槐繁殖生长对海拔和沙埋的响应 [J].
赵文智 ;
刘志民 .
生态学报, 2002, (01) :134-138
[6]   阜康荒漠植被灌木与半灌木种群生态位的研究 [J].
张远东 ;
潘晓玲 ;
顾峰雪 ;
单延龙 .
植物生态学报, 2001, (06) :741-745
[7]   荒漠绿洲边缘降水和地下水对白刺群落消长的影响 [J].
杨自辉 ;
高志海 .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06) :923-926
[8]   砂生槐沙生适应性初步研究 [J].
赵文智 .
植物生态学报 , 1998, (04) :92-97
[9]   差巴嘎蒿繁殖若干问题的探讨 [J].
李进 .
中国沙漠, 1994, (03) :60-65
[10]   沙蓬—流动沙丘先锋植物的研究 [J].
李胜功 ;
常学礼 ;
赵学勇 ;
不详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1992, (04) :6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