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价值链下的国际分工地位:内涵及影响因素

被引:25
作者
黎峰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国际分工地位; 贸易增加值;
D O I
10.13687/j.cnki.gjjmts.2015.09.003
中图分类号
F752.6 [进出口贸易概况];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增加值的角度出发,国际分工地位是决定一个部门生产和出口对国内增长贡献的重要因素,且反映了该部门生产和贸易的动力来源。通过对国际分工地位影响因素的理论及实证分析,发现部门的要素禀赋结构、国内生产配套水平与其国际分工地位显著正相关,其中国内生产配套水平对提升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更为重要,而部门的出口市场份额与其国际分工地位呈现负相关关系。为此,应进一步转变以规模为导向的贸易发展模式,努力提升我国要素禀赋结构及国内生产配套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4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要素禀赋结构升级是否有利于贸易收益的提升?——基于中国的行业面板数据 [J].
黎峰 .
世界经济研究, 2014, (08) :3-7+14+87
[2]   融入全球价值链对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 [J].
王岚 .
统计研究, 2014, 31 (05) :17-23
[3]   加工贸易存在“生产率悖论”吗?——一个经验分析与理论解释 [J].
孙少勤 ;
邱斌 ;
唐保庆 ;
赵伟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14, (02) :75-91
[4]   垂直专业化、出口技术含量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 [J].
于津平 ;
邓娟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14, (02) :44-62
[5]   基于出口价格的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研究 [J].
胡昭玲 ;
宋佳 .
国际贸易问题, 2013, (03) :15-25
[6]   高技术产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因素:基于完全国内增加值率视角的跨国实证 [J].
郭晶 ;
赵越 .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2, (02) :87-95
[7]   参与全球生产网络对我国制造业价值链提升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出口复杂度的分析 [J].
邱斌 ;
叶龙凤 ;
孙少勤 .
中国工业经济, 2012, (01) :57-67
[8]   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国际分工地位研究:基于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的跨国分析 [J].
黄先海 ;
杨高举 .
世界经济, 2010, 33 (05) :82-100
[9]   产品内国际分工与中国零部件贸易——理论、现状和问题 [J].
蒲华林 ;
张捷 .
世界经济研究, 2010, (04) :31-38+88
[10]   中国出口产品的国际分工地位研究——基于产品内分工的视角 [J].
施炳展 .
世界经济研究, 2010, (01) :56-6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