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全球价值链对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

被引:215
作者
王岚 [1 ,2 ]
机构
[1] 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国际贸易系
[2]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附加值贸易; 国内价值增值; 国际分工地位;
D O I
10.19343/j.cnki.11-1302/c.2014.05.003
中图分类号
F425 [工业企业组织和经营管理]; F740.4 [国际贸易实务];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020206 ; 1202 ; 020202 ;
摘要
本文基于附加值贸易框架,测度了中国制造业各行业的国际分工地位,并探讨了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对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V"型发展轨迹。融入全球价值链的模式不同,导致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对我国不同技术层次行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存在差异。中国低技术制造业在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同时实现了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而对于中高技术行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锁定"效应十分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出口国内附加值的测算与变化机制 [J].
张杰 ;
陈志远 ;
刘元春 .
经济研究, 2013, 48 (10) :124-137
[2]   出口贸易增加值测算的微观基础 [J].
高敏雪 ;
葛金梅 .
统计研究, 2013, 30 (10) :8-15
[3]   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的附加值贸易:框架、测度和应用 [J].
王岚 .
经济评论, 2013, (03) :150-160
[4]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出口与中美贸易失衡 [J].
张咏华 .
财经研究, 2013, 39 (02) :15-25
[5]   中国外贸依存度和失衡度的重新估算——全球生产链中的增加值贸易 [J].
李昕 ;
徐滇庆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1) :29-55+205
[6]   贸易总额与贸易差额的增加值统计研究 [J].
李昕 .
统计研究, 2012, 29 (10) :15-22
[7]   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国际分工地位研究:基于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的跨国分析 [J].
黄先海 ;
杨高举 .
世界经济, 2010, 33 (05) :82-100
[8]   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及其应用——中美贸易顺差透视 [J].
刘遵义 ;
陈锡康 ;
杨翠红 ;
Leonard KCheng ;
KCFung ;
YunWing Sung ;
祝坤福 ;
裴建锁 ;
唐志鹏 .
中国社会科学, 2007, (05) :91-103+206
[9]  
Trade in Value-Added:Concepts,Methodologies and Challenges .2 OECD,WTO. http:∥www.oecd.org/sti/industryandglobalisation/49894138.pdf . 2011
[10]  
http:∥stats.oecd.org/Index.aspx?DataSetCode=TIVAOECDWT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