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离与共建:现代性视阈下乡村文化的危机与重建

被引:35
作者
闫惠惠
郝书翠
机构
[1] 山东大学(威海)马克思主义教学部
关键词
现代性; 乡村文化; 文化危机; 文化重建;
D O I
10.13793/j.cnki.42-1020/c.2016.01.026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在现代性的冲击下,"离土"性使乡村社会的"历史感"与"当地感"被剥离,破坏了乡村旧有之意,也带来了传统乡村文化的坍塌。当我们用"他者"的视角、以现代性模式来改造农村时,却在实践中发现农村现代性转变既缺乏产业基础,也缺乏精神基础。双重缺失使中国农村现代性无法确立,也使得乡村文化的重构未能完成。多元现代性理论为中国农村现代性实现提供新的路径的同时,也为传统乡村文化的重建提供了可能。现代性模式的确立与乡村文化的重建,是一个内生于中国农村的同构过程。目前,关注多方博弈中各种力量的均衡,给予农民更多的"话语权"是现代性与乡村文化共建的关键。
引用
收藏
页码:152 / 15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1]  
文化论.[M].(英)马凌诺斯基(BronislawMalinowski)著;费孝通译;.华夏出版社.2002,
[12]  
甜蜜的悲哀.[M].[美]马歇尔·萨林斯(MarshallSahlins)著;王铭铭;胡宗泽译;.三联书店.2000,
[13]  
费孝通文集.[M].费孝通著;.群言出版社.1999,
[14]  
人类学与西南民族.[M].王筑生主编;.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
[15]  
社会学概论.[M].[日]横山宁夫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