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凹陷某构造花港组致密砂岩储层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

被引:45
作者
张武 [1 ]
徐发 [2 ]
徐国盛 [1 ]
高伟中 [2 ]
唐健程 [2 ]
机构
[1]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2]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关键词
西湖凹陷; 致密砂岩储层; 成岩作用; 孔隙演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通过对东海盆地西湖凹陷某构造中3口钻井岩心的观察研究,并对岩石薄片进行鉴定、电镜扫描及储层物性测试,认识和恢复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渐新统花港组致密砂岩主要经历了机械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等多种成岩作用,目前已达到中成岩期B亚期至晚成岩期;储层孔隙类型以粒间溶孔和长石溶孔为主;机械压实作用、碳酸盐与高岭石胶结作用是导致储层致密化的主要因素,孔隙率损失达30%~35%;环边绿泥石和硅质胶结占据孔隙的同时也对孔隙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大气淡水、煤系地层酸性水与有机酸对长石颗粒及碳酸盐胶结物的溶蚀则是形成次生孔隙的主要因素,孔隙率增加约5%,明显提高了致密砂岩的储集性能。
引用
收藏
页码:122 / 12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二叠系碎屑岩储层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 [J].
牛海青 ;
陈世悦 ;
张鹏 ;
鄢继华 .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41 (02) :749-758
[2]   利用负胶结物投点图评价西湖凹陷古近系砂岩储层 [J].
王春梅 ;
裴昌蓉 .
断块油气田, 2010, 17 (01) :52-54
[3]   绿泥石环边胶结物对致密砂岩孔隙的保存机制——以川中-川南过渡带包界地区须家河组储层为例 [J].
刘金库 ;
彭军 ;
刘建军 ;
汪彦 ;
刘建锋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 30 (01) :53-58
[4]   低渗透储层成因机理及优质储层形成与分布 [J].
杨晓萍 ;
赵文智 ;
邹才能 ;
陈孟晋 ;
郭彦如 .
石油学报, 2007, (04) :57-61
[5]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天然气成藏及分布规律 [J].
陶士振 ;
邹才能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4) :103-110
[6]   东海西湖凹陷油气资源分布及勘探潜力分析 [J].
李上卿 ;
李纯洁 .
石油实验地质, 2003, (06) :721-728
[7]   大气水在碎屑岩次生孔隙形成中的作用——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为例 [J].
黄思静 ;
武文慧 ;
刘洁 ;
沈立成 ;
黄成刚 .
地球科学, 2003, (04) :419-424
[8]   东海陆架盆地新生代地层特征及其含油气性 [J].
许红 ;
马惠福 ;
蒲庆南 ;
梁若冰 ;
郑军 .
海洋地质动态, 2003, (04) :22-25
[9]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侏罗系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J].
胡宗全 ;
朱筱敏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3) :16-19+8
[10]   煤系地层(酸性水介质)的砂岩储层特征及成岩模式 [J].
郑浚茂 ;
应凤祥 .
石油学报, 1997, (04) :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