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生态浮床技术对富营养化水源水质的改善效果

被引:40
作者
李伟
李先宁
曹大伟
金秋
机构
[1]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2]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江苏南京
关键词
生态浮床; 富营养化; 食物链; 水生植物; 水生动物; 人工介质; 藻毒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通过延长浮床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强化浮床的微生物富集特性,构筑了以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及微生物生态系统为主体的组合生态浮床,考察了其对富营养化水源水质的改善效果。研究表明,当水体交换时间为7d、水力负荷为1.85m3/(m2.d)时,组合生态浮床对TN、TP、TOC、Chl-a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2.7%、54.5%、49.2%、80.2%,相应的去除负荷分别为4.03、0.79、0.49g/(m2.d)和25.31mg/(m2.d);对总藻毒素和胞外藻毒素的去除率分别为77.4%和68%。可见,该组合生态浮床是改善富营养化水源水质的有效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UF膜与砂滤生物接触氧化联用处理富营养化湖泊水 [J].
李发站 ;
吕锡武 ;
王华成 ;
戈军 .
水处理技术, 2006, (06) :41-44
[2]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的运行稳定性研究 [J].
李伟光 ;
丁驰 ;
段蕾 ;
马小娜 ;
何文杰 ;
韩宏大 .
中国给水排水, 2005, (12) :15-18
[3]   溶微囊藻菌的分离与溶藻作用 [J].
赵传鹏 ;
浦跃朴 ;
尹立红 ;
吕锡武 ;
李先宁 .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4) :602-606
[4]   三种人工介质对太湖水质的改善效果 [J].
纪荣平 ;
吕锡武 ;
李先宁 ;
朱光灿 ;
浦跃朴 .
中国给水排水, 2005, (06) :4-7
[5]   水生植物滤床处理太湖入湖河水的工艺性能 [J].
宋海亮 ;
吕锡武 ;
李先宁 ;
稻森悠平 .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6) :810-813
[6]   微污染原水的生物接触氧化预处理研究 [J].
张东 ;
许建华 ;
刘辉 .
中国给水排水, 2000, (12) :6-9
[7]   姚江饮用水源生化工艺除污染总结 [J].
肖羽堂 ;
许建华 .
中国给水排水, 1998, (02) :8-10+2
[8]   太湖入湖河道污染物控制生态工程模拟研究 [J].
戴全裕,蒋兴昌,汪耀斌,黄卫良,成新 .
应用生态学报, 1995, (02) :201-205
[9]  
GB/T 20466-2006. 水中微囊藻毒素的测定[S]. 2006
[10]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