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棚深层系裂缝特征重新认识与井网调整

被引:8
作者
姜建伟 [1 ]
李红茹 [1 ]
李远光 [1 ]
巩磊 [2 ]
机构
[1] 中国石化股份河南油田分公司
关键词
裂缝; 地应力; 井网调整; 特低渗透油藏; 安棚深层系;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12.02.008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TE324 [油田布井原则及方式];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安棚深层系是典型的低孔特低渗透砂砾岩油气藏,其天然裂缝发育,影响油藏的井网部署和注水开发效果。根据地表露头、岩心和薄片分析,安棚深层系主要为高角度构造剪切裂缝。根据定向取心和成像测井资料,研究区以近东西向裂缝最发育,其次是北东向和北西向裂缝,不同部位不同方向裂缝的发育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据水压致裂和校正后的井径崩落资料,研究区现今地应力优势方位为50°~60°。在北东—南西方向现今地应力影响下,研究区北东向裂缝的张开度大,连通性好,渗透率高,为主渗流方向。因此在研究区下一步的井网调整中,可将目前的五点法面积注采井网转化为沿北东向主渗流裂缝的行列式注水开发井网,油藏数值模拟预测结果表明,调整后第5a采出程度为11.7%,单井累积产油量为1.4×104t,在原油价格(不含税)为2640元/t时,评价期内的内部收益率(税后)为24.68%,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28+112 +112-11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镇北油田延长组低渗透储层成因及油气运移特征 [J].
王学军 ;
王志欣 ;
陈杰 ;
曾溅辉 ;
许晓凤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0, 17 (01) :15-18+112
[2]   储层应力敏感性动态变化对低渗透油藏产能的影响 [J].
寇根 ;
王厉强 ;
李彦 ;
赵子刚 ;
肖再红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7, (03) :101-104+118
[3]   中国石化低渗透油藏开发状况及前景 [J].
王光付 ;
廖荣凤 ;
李江龙 ;
袁向春 ;
战春光 ;
江永建 ;
罗云秀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7, (03) :84-89+117
[4]   大庆油田台肇地区低渗透储层裂缝及其开发对策研究 [J].
曾联波 ;
刘洪涛 ;
房宝才 ;
邓海成 .
中国工程科学, 2004, (11) :73-79
[5]   低渗透砂岩油气储层裂缝及其渗流特征 [J].
曾联波 .
地质科学, 2004, (01) :11-17
[6]   泌阳凹陷安棚油田深层系成岩作用研究及其在成岩圈闭预测中的应用 [J].
金振奎 ;
陈祥 ;
明海慧 ;
周新科 ;
邹元荣 ;
张响响 .
沉积学报, 2002, (04) :614-620
[7]   赵凹油田安棚区深层系低渗致密砂岩储层特征 [J].
王振奇 ;
侯国伟 ;
张昌民 ;
张尚锋 ;
樊中海 ;
孙尚如 ;
赵庆 ;
王国鹏 ;
付柘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1, (04) :372-377
[8]  
低渗透油气储层裂缝研究方法.[M].曾联波; 柯式镇; 刘洋; 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
[9]  
地应力、裂缝测试技术在石油勘探开发中的应用.[M].张景和;孙宗颀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