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电阻率油气层评价技术研究

被引:18
作者
袁祖贵
楚泽涵
机构
[1] 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2] 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低电阻率油气层; 识别; 薄层测井; 核磁共振测井; 地球化学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31.8 [地下地球物理勘探];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综合分析低电阻率油气层5方面的地质特征与储集层电阻率变化的机理,以及低电阻率油气层的沉积特征,指出常规电法测井识别低电阻率油气层的局限性,提出应用薄层测井、核磁共振测井与地球化学分析方法来识别低阻油气层,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02+114 +11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大港油田中浅层低阻油气层成因分析及评价 [J].
卞应时 ;
张凤敏 ;
高祝军 ;
孙广伯 ;
徐柒忠 .
特种油气藏, 2002, (02) :26-28+82
[2]   BP神经网络识别塔北低阻油气层 [J].
贺铎华 .
物探与化探, 2002, (02) :122-125
[3]   油气水层的地球化学识别方法 [J].
陈世加 ;
马力宁 ;
张祥 ;
陈新领 ;
徐峰 .
天然气工业, 2001, (06) :39-41+114
[4]   人工神经网络在低阻油层识别上的应用 [J].
杨庆军 ;
邓春呈 ;
杨永利 ;
鲁国普 .
特种油气藏, 2001, (02) :8-10+104
[5]   加强岩石物理研究 提高油气勘探效益 [J].
欧阳健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02) :1-5+107
[6]   大港白水头地区低阻油气层测井评价 [J].
邵维志 ;
李浩 ;
刘辉 ;
丁娱娇 .
测井技术, 2001, (02) :127-130+161
[7]   辽河油田滩海地区低阻油层成因及其精细解释 [J].
陈学义 ;
魏斌 ;
陈艳 ;
刘荣 .
测井技术, 2000, (01) :55-59+78
[8]  
沉积岩石学[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冯增昭主编, 1993
[9]  
油气田水文地质学原理[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刘方槐,颜婉荪编著,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