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修复与蚕桑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被引:53
作者
贺秀斌 [1 ]
谢宗强 [2 ]
南宏伟 [1 ]
鲍玉海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消落带; 植被修复; 蚕桑; 生态经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3 [畜牧业、饲养业];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三峡库区消落带是库区陆域与水库之间生态过渡与缓冲带,是我国最大的人工湿地。三峡库区大面积消落带及其敏感的生态环境问题,对水库的正常运行、水环境质量和库区群众的生产生活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已经成为当地政府和国家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通过对三峡库区消落带内桑树耐反季节水淹特性的观察分析,论证了在库区发展蚕桑生态经济的可行性、发展潜力以及发展模式,为库区消落带植被修复、环境整治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决策和实践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低水位田地种桑养蚕的实践 [J].
徐福成 .
广西农学报, 2007, (02) :22-25
[2]   指尖的那一抹风情 [J].
宫佳 ;
付娜 .
绿色中国, 2007, (04) :78-79
[3]   优良的生态型树种——条桑 [J].
刘金柱 ;
王静 ;
徐瑞 ;
董丽娟 .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07, (02) :36-38
[4]   三峡库区消落带保护利用模式及生态健康评价 [J].
袁辉 ;
王里奥 ;
黄川 ;
刘莉 ;
詹艳慧 .
中国软科学, 2006, (05) :120-127
[5]   三峡库区消落带的植被生态工程 [J].
任雪梅 ;
杨达源 ;
徐永辉 ;
周彬 .
水土保持通报, 2006, (01) :42-43+49
[6]   对构建三峡库区消落带梯度生态修复模式的思考 [J].
戴方喜 ;
许文年 ;
刘德富 ;
陈方清 .
中国水土保持, 2006, (01) :34-36
[7]   桑树在紫色土水土保持效应方面研究 [J].
缪驰远 ;
陈田飞 ;
何丙辉 ;
陈晓燕 .
水土保持学报, 2005, (01) :117-119+123
[8]   桑树的种质资源、生态适应性及其应用前景 [J].
姚芳 ;
倪吾钟 ;
杨肖娥 .
科技通报, 2004, (04) :289-292+297
[9]   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重建原则及模式研究附视频 [J].
谢红勇 ;
扈志洪 .
开发研究, 2004, (03) :36-39
[10]   入世后三峡库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J].
杨达源 ;
任朝霞 ;
何太蓉 ;
葛兆帅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2, (04) :314-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