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源受偿意愿调查与跨省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被引:7
作者
郭梅 [1 ,2 ,3 ]
彭晓春 [2 ]
郑延敏 [4 ]
滕宏林 [2 ,5 ]
周丽旋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4] 广州市国土资源与房屋管理局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中心
[5] 佛山市瑞兴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关键词
东江源; 生态补偿; 受偿意愿; 跨省; 政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文章分别调查了东江源区居民受偿意愿和两地政府对东江源生态补偿机制的诉求。调查表明:居民家庭收入低下,68%的被调查者认为为保护东江水质对家庭收入产生了影响;94%的被调查者认为有必要实施生态补偿,且其中90%的人表示如果接受补偿,将愿意放弃一些会对东江水质保护产生不利影响的经济发展机会;对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期望值在2 250元/(hm2.a)以上,在补偿形式上更青睐现金补偿。分析了中央、广东省和江西省政府之间的利益博弈,提出了建立东江源跨省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83 / 18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东江流域基于水质的水资源有偿使用与生态补偿机制 [J].
郭梅 ;
彭晓春 ;
滕宏林 .
水资源保护, 2011, 27 (03) :86-90
[2]   基于不同利益相关方认知的水源地生态补偿探讨——以上海市水源地和用水区居民问卷调查为例 [J].
车越 ;
吴阿娜 ;
赵军 ;
杨凯 .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 (10) :1829-1836
[3]   流域生态补偿标准计算方法研究进展 [J].
李怀恩 ;
尚小英 ;
王媛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9 (04) :667-672
[4]   东江水源环境管理制度 [J].
贺涛 ;
刘洁 .
水资源保护, 2009, 25 (02) :91-94
[5]   江西东江源生态补偿机制的思考 [J].
黄毓哲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7 (04) :130-132
[6]   流域生态补偿的内涵及其体系 [J].
黄锡生 ;
潘璟 .
水利经济, 2008, (05) :65-68+78
[7]   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理论基础 [J].
赵春光 .
法学论坛, 2008, (04) :90-96
[8]   流域生态补偿的困境与出路——基于东江流域的分析 [J].
周映华 .
公共管理学报, 2008, (02) :79-85+126
[9]   东江源生态补偿机制初探 [J].
方红亚 ;
刘足根 .
江西社会科学, 2007, (10) :246-251
[10]   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探讨 [J].
李磊 .
软科学, 2007, (03) :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