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江汉平原JZ-2010剖面沉积物粒度特征与环境演变

被引:13
作者
王晓翠 [1 ]
朱诚 [1 ]
吴立 [1 ]
孙伟 [1 ]
李枫 [1 ]
周凤琴 [2 ]
齐士峥 [3 ]
龚琪岚 [3 ]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2] 长江水利委员会荆江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3] 不详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江汉平原; 湖泊沉积; 沉积环境; 粒度; 磁化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43.3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江汉平原JZ-2010湖相沉积剖面AMS14C年代的精确测定与校正,以及代用指标粒度、磁化率的分析和研究,重建了研究区12.76 cal ka BP以来的环境演变过程:1)12.76-6.70 cal ka BP,区域环境处于偏干的晚冰期向湿润的早全新世发展阶段.2)6.70-4.47 cal ka BP,区域环境湿润,为湿度配置最佳的全新世适宜期,这是大溪文化向屈家岭文化转变时期自然背景.3)4.47-3.67 cal ka BP,区域气候环境偏干,其中经历了明显的4.2 cal ka BP干旱事件.4)3.67-1.22 cal ka BP时期,环境向湿润发展;在2.5 cal ka BP左右水动力条件明显变强,此时正对应于古云梦泽扩张时期.5)1.22 cal ka BP后,研究区处于湖泊面积减小的干旱时期;人类活动带来的影响达到高峰,围湖造田等农业活动也是江汉平原湖群趋于衰退的重要原因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480 / 48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31]   湖泊沉积——研究历史气候的有效手段——以青海湖、岱海为例 [J].
王苏民 ;
李建仁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1, (01) :54-56
[32]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J].
竺可桢 .
中国科学, 1973, (02) :16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