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制、企业利润率与合规成本规模异质性

被引:124
作者
龙小宁 [1 ,2 ]
万威 [1 ]
机构
[1]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2] 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清洁生产标准; 合规成本异质性; 企业利润率; 波特假说;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17.06.023
中图分类号
F406.72 [财务管理、成本管理];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X32 [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2 ;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环境规制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利润率的影响来检验"波特假说",即环境规制是否可以通过促进企业创新来提高企业的利润率,从而实现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双赢"。本文首先建立理论模型来分析环境规制如何影响不同规模的企业的利润率,发现环境规制可以提高合规成本较低的大规模企业的利润率,但会降低合规成本较高的小规模企业的利润率和企业数量。为检验理论模型的适用性,以清洁生产标准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利用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使用倍差法实证分析了清洁生产标准的实施对于企业利润率的影响,发现清洁生产标准的实施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利润率,但是并没有促进企业创新,也没有提高企业补贴。进一步的分析发现,清洁生产标准的实施提高了规模较大企业的利润率,降低了规模较小企业的利润率。最后,利用2004年和2008年中国经济普查的3分位行业级数据,使用倍差法发现清洁生产标准的实施减少了小规模企业的数量。因此,本文认为,由企业规模差异导致的"合规成本异质性"而非"波特假说",能够更好地解释清洁生产标准的实施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利润率的影响。这一发现有助于促进对环境规制影响企业利润率机制的理解。
引用
收藏
页码:155 / 174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内生增长下排放权分配及增长效应 [J].
汤维祺 ;
钱浩祺 ;
吴力波 .
中国社会科学, 2016, (01) :60-81+204
[2]   排污权交易机制在中国能否实现波特效应? [J].
涂正革 ;
谌仁俊 .
经济研究, 2015, 50 (07) :160-173
[3]   清洁生产标准规制如何动态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剔除其他政策干扰的准自然实验分析 [J].
韩超 ;
胡浩然 .
中国工业经济, 2015, (05) :70-82
[4]   环境管制与生产率增长——以APPCL2000的修订为例 [J].
李树 ;
陈刚 .
经济研究, 2013, 48 (01) :17-31
[5]   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使用现状和潜在问题 [J].
聂辉华 ;
江艇 ;
杨汝岱 .
世界经济, 2012, 35 (05) :142-158
[6]  
Exports and Credit Constraints under Incomplete Information: 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China[J] . Robert C. Feenstra,Zhiyuan Li,Miaojie Yu.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 2014 (4)
[7]  
The Effect of Clean Water Regulation on Profitability: Testing the Porter Hypothesis[J] . Dylan G. Rassier,Dietrich. Earnhart.Land Economics . 2010 (2)
[8]  
Firm performance and employment in the EU emissions trading scheme: An empirical assessment for Germany[J] . Niels Anger,Ulrich Oberndorfer.Energy Policy . 2007 (1)
[9]   Plants and productivity in international trade [J].
Bernard, AB ;
Eaton, J ;
Jensen, JB ;
Kortum, S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3, 93 (04) :1268-1290
[10]  
The Impacts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on Industrial Activity: Evidence from the 1970 and 1977 Clean Air Act Amendments and the Census of Manufactures[J] . Michael Greenston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 2002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