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上的个人信息保护

被引:6
作者
刘文杰
机构
[1] 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
关键词
社交网络; 隐私; 个人信息控制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隐私的核心不在于是否有人知道,而在于在什么时间和场合,让谁知道。个人信息控制权就是个人空间和生活不被窥探、窃取、跟踪、记录、挖掘、传播和曝光的权利。一般人即便踏入公共场合,隐私权也不必然尽失,而是看其具有怎样的合理隐私期待。网络时代,要区分公共媒体(或称大众媒体、社会媒体)和以社交网络个人主页为代表的自媒体,前者旨在服务公众,后者旨在服务用户个人,目的在于展现自我,尤其是与熟人实现互动。因此,用户对于社交网络可能存在完全不同程度的合理隐私期待,社交网络服务商则对之负有安全保障义务。
引用
收藏
页码:133 / 13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人格权法.[M].王泽鉴;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   论公共摄像监视——以隐私权为中心 [J].
胡建淼 ;
岑剑梅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08, (04) :23-30
[3]   公共场所隐私权 [J].
王娟 .
法律适用, 2007, (10) :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