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新生代岩石圈汇聚和东部岩石圈离散的耦合关系与古环境格局演变的探讨

被引:33
作者
钟大赉
丁林
季建清
张进江
刘福田
刘建华
闫晓蔚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2] 北京大学地质系!北京
关键词
东亚大陆汇聚与离散; 构造-沉积-岩浆作用准同时性; 古环境演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63 [第四纪(系)];
学科分类号
070905 ;
摘要
本文从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新生代碰撞前缘的多阶段构造变形与隆升过程,对比了 我国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东部渤海湾盆地的构造-沉积-岩浆事件,它们在时间上具准同 时性,表现在两大陆碰撞构造变形和抬升的高峰时期正好与盆地伸展、拉张,快速构造沉降时 期相对应;当构造转入相对稳定(松弛)阶段,表现为高原剥蚀夷平,岩浆活动频繁,盆地构造 沉降速率减缓阶段。青藏高原多阶段构造-岩浆事件还与我国季风形成和发展以及全球新生 代3次变冷事件具某种对应联系,认为深部地幔脉动上涌的热力效应可能是诱发高原季风,行 星西风增强,高纬度降温的驱动力之一。它和高原地形增高引发大气热机效率增大起着互补 作用,使青藏高原成为诱发我国大气环流变化的启动区。
引用
收藏
页码:303 / 31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1]  
中国火山.[M].刘嘉麒著;.科学出版社.1999,
[12]  
青藏高原北部新生代板内火山岩.[M].邓万明著;.地质出版社.1998,
[13]  
青藏高原形成演化与发展.[M].孙鸿烈等 主编.广东科技出版社.1998,
[14]  
青藏高原岩石圈结构演化和动力学.[M].潘裕生 编.广东科技出版社.1998,
[15]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分析与油气聚集.[M].龚再升等著;.科学出版社.1997,
[16]  
中国地球物理图集.[M].袁学诚主编;.地质出版社.1996,
[17]  
横断山区花岗岩类地球化学.[M].张玉泉等 著.科学出版社.1995,
[18]  
中国新生代火山岩年代学与地球化学.[M].刘若新主编;.地震出版社.1992,
[19]   Heat flow in the continental area of China: a new data set [J].
Hu, SB ;
He, LJ ;
Wang, JY .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000, 179 (02) :407-419
[20]   雅鲁藏布江“大峡弯”是地球“热点”的证据 [J].
汤懋苍 ;
钟大赉 ;
李文华 ;
冯松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5) :463-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