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就业结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联动分析

被引:13
作者
郑红玲 [1 ,2 ]
刘肇民 [1 ]
鲁丽丽 [1 ]
机构
[1] 唐山师范学院经济管理系
[2]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就业结构;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VAR模型; 河北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1.3 [产业结构]; F124.1 [国民经济现代化]; F249.27 [地方劳动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以河北省为例,运用相关系数、偏离度、就业弹性等方法对就业结构、产业结构及经济增长进行相关性分析,将结构偏离度纳入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建立偏离度对经济增长的回归模型及就业结构、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三者动态结构间的向量自回归模型,河北经济特有的高能耗、高排放、经济转型压力大等特征在模型中均有所体现。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使得经济结构得以改善,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存在转移和释放的较大空间,第三产业就业弹性大于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有利于增加就业;结构偏离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结构偏离度每增加1,对产出就造成0.02%0.17%的损失;就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对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有正向促进作用,但被动的产业结构调整使得稳增长、调结构的压力较大;经济增长对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影响较大且长远,调结构对稳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研究 [J].
景建军 .
经济问题, 2016, (01) :60-65
[2]   重庆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测度研究 [J].
秦琴 ;
李长春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3, (05) :46-50
[3]   北京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原因分析 [J].
李东军 ;
张辉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5 (02) :148-153
[4]   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空间分析 [J].
渠立权 ;
张庆利 ;
陈洁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3, 32 (01) :24-28+40
[5]   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和竞争力空间分异研究 [J].
任崇强 ;
宗跃光 ;
王燕军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2, (03) :1-5
[6]   基于Moore值的中国就业结构滞后时间测算 [J].
王庆丰 ;
党耀国 .
管理评论, 2010, 22 (07) :3-7
[7]   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算:1952~2006年 [J].
单豪杰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25 (10) :17-31
[8]   四川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动态关系 [J].
吴江 ;
封晓庆 .
财经科学, 2006, (07) :102-109
[10]  
贵州省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 陈荣.贵州民族大学.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