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茵陈与花茵陈的现代药理对比及临床应用

被引:21
作者
陶玉杰
机构
[1] 吉林省辽源市中医院
关键词
茵陈; 采收时间;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D O I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9.108
中图分类号
R282.71 [植物药];
学科分类号
100703 ;
摘要
茵陈具有保肝利胆、利湿退黄、抗炎、镇痛等多种功效,对于消化系统疾病,特别是肝胆系统疾病疗效确切,也是黄疸治疗方剂中使用率最高的药物。根据采收时间的不同,茵陈可以分为绵茵陈和花茵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两种茵陈的主要成分以及药理作用存在一定差异。本文对绵茵陈与花茵陈的现代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进行了总结,以期为茵陈的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93 / 194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茵栀黄注射液抗胆汁淤积药效成分的筛选及其作用机制研究[J]. 谭桢,刘爱明,罗敏,郭宾.中国中药杂志. 2016(06)
[2]   含茵陈方剂在黄疸病中的应用 [J].
谷丙亚 .
中医学报, 2016, (03) :416-418
[3]   茵陈采收季节与有效成分及药理的关系 [J].
杜毅 ;
孟凡红 ;
李敬华 .
光明中医, 2012, (11) :2345-2346
[4]   野生绵茵陈和花茵陈中绿原酸含量的比较 [J].
胡彦武 ;
关颖丽 ;
姚慧敏 ;
连丹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1, 17 (09) :78-80
[5]   滨蒿不同采收期样品中黄酮类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J].
王满元 ;
林生 ;
张启伟 ;
张宁宁 ;
张永欣 .
中国中药杂志, 2007, (23) :2547-2548
[6]   东北产茵陈蒿不同部位及不同采收期DME的含量测定 [J].
刘珊 ;
王立强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1, (07) :30-31
[7]   绵茵陈与茵陈蒿 [J].
宋庆光 ;
张进祥 .
河北医药, 1998, (05) :317-318
[8]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国家药典委员会编,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