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螺旋CT表现特征与临床病程的相关性附视频

被引:11
作者
陈楠
杨志刚
余建群
机构
[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
[2]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 四川成都
[3] 四川成都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CT; 诊断;
D O I
10.13929/j.1003-3289.2003.03.033
中图分类号
R816.41 [肺部];
学科分类号
1001 ; 100105 ; 100207 ; 100602 ;
摘要
目的 评价特发性肺纤维化 (IPF)的螺旋CT表现特征及其合并症与临床病程的关系。方法 收集经临床病理证实的IPF 45例 ,全部行螺旋CT检查 ,其中 2 5例对兴趣区追加高分辨率CT扫描。观察IPF的CT表现特征及其合并症 ,并按病程在 1年以下、1~ 2年、2~ 3年及 3年以上进行分组统计 ,评价各CT征象及其并发症在不同病程中的优势分布。结果 ①磨玻璃样密度影 7例 ,优势地分布于肺的周边部 ,其中 6例 ( 85 .7% )病程在 1年以下。②小叶内间质增厚 18例、小叶间隔增厚 19例及支气管血管束增粗 2 0例 ,其病程在 2~ 3年分别为 13例 ( 72 .2 % )、14例 ( 73 .7% )和 13例( 6 5 % )。③蜂窝肺 2 7例中 ,2 1例 ( 77.8% )分布于肺的周边部 ,其余 6例呈弥漫性分布 ,常伴有牵拉性支气管扩张和、肺动脉高压 ,2 2例 ( 81.5 % )病程在 3年以上。结论 螺旋CT征象能反应IPF的病理变化 ,并与IPF的病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两者对IPF的诊断及判断其进展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24 / 32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肺磨玻璃密度高分辨率CT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 [J].
贺文 ;
马大庆 ;
冯捷 ;
何青 ;
胡志海 .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1, (01) :52-55
[2]   肺胸膜下弧线影像的CT分析 [J].
马大庆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0, (05) :369-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