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低碳农业发展潜力分析及对策

被引:2
作者
王帅
张晶
刘富刚
机构
[1] 德州学院地理系
关键词
低碳农业; 碳汇; 碳源; 发展潜力; 德州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进入21世纪,农业节能减排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运用能源碳排放计算模型,对德州市2003-2008年农业碳源、碳汇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1)目前德州市农业碳源现状为7.29TgCO2eq.a-1,其中由农业能源消费、土壤呼吸、化肥施用和牲畜饲养造成碳排放分别为2.81、2.12、0.93和1.43TgCO2eq.a-1;(2)农业碳汇现状能力为9.24TgCO2eq.a-1,包括由于土地利用变化造成的碳排放4.73TgCO2eq.a-1和通过施用有机肥和实施秸秆还田的固碳能力4.51TgCO2eq.a-1;(3)碳汇能力较碳源释碳量有所盈余,具有发展低碳农业的潜力。从减源、增汇两个方面提出德州市未来发展低碳农业的相关措施,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进土地利用方式、实行保护性耕作、提倡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推广立体种养模式,发展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等。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 [1] 北京现代都市低碳农业的前景与策略
    梁龙
    杜章留
    吴文良
    孟凡乔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02) : 130 - 136
  • [2] 我国农地利用碳排放的阶段特征及因素分解研究
    田云
    李波
    张俊飚
    [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1 (01) : 59 - 63
  • [3] 广东省碳源碳汇现状评估及增加碳汇潜力分析
    匡耀求
    欧阳婷萍
    邹毅
    刘宇
    李超
    王德辉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12) : 56 - 61
  • [4] 论低碳农业的产生、内涵与发展对策
    罗吉文
    许蕾
    [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0, 31 (06) : 701 - 703+728
  • [5] 1995—2007年我国省区碳排放及碳强度的分析——碳排放与社会发展Ⅲ
    岳超
    胡雪洋
    贺灿飞
    朱江玲
    王少鹏
    方精云
    [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46 (04) : 510 - 516
  • [6] 发展低碳农业 减缓温室气体排放
    兰希平
    高明和
    梁成华
    [J].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10, 27 (02) : 29 - 31
  • [7] 能源紧张情况下的低碳农业发展问题分析
    漆雁斌
    毛婷婷
    殷凌霄
    [J]. 农业技术经济, 2010, (03) : 106 - 115
  • [8] 低碳经济与农业发展思考
    赵其国
    钱海燕
    [J]. 生态环境学报, 2009, 18 (05) : 1609 - 1614
  • [9] 中国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与减排技术对策
    董红敏
    李玉娥
    陶秀萍
    彭小培
    李娜
    朱志平
    [J].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10) : 269 - 273
  • [10] 中国农田施用化学氮肥的固碳潜力及其有效性评价
    逯非
    王效科
    韩冰
    欧阳志云
    段晓男
    郑华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10) : 2239 - 2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