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森林生态补偿机制的关键问题

被引:33
作者
李琪 [1 ]
温武军 [1 ]
王兴杰 [2 ]
机构
[1]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2] 中国科学院资源与地理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森林; 生态补偿; 机制; 关键问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2 [林业];
学科分类号
120302 ;
摘要
构建森林生态补偿机制的关键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利益相关者的界定、补偿金额的确定及补偿方式。目前存在的较大争议是森林生态效益货币化计量结果与实际补偿额度之间有巨大差异,一方面森林经营者认为补偿额远远不能满足投入需求,应以生态效益产出为补偿金额的计算依据;另一方面,森林生态效益的很大部分来自自然投入,不能以货币化的形势简单计量。森林生态补偿的国际案例表明:世界各国因森林资源产权制度不同,其森林生态补偿机制有所差异,私有林偏重于市场补偿机制,公有林则偏重于政府主导的补偿机制。森林生态补偿资金主要来自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用户付费、政府代表受益方付费及国际组织捐赠;在补偿方式上,以政府投资为主,以用户付费和基于市场的认证授权交易为辅。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现状,森林经营者是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方是确定的,而森林生态系统服务获取方的确定则非常困难。因此,政府主导和第三方介入应是解决森林生态补偿资金来源和补偿的主要方式,受损方及其受损成本是森林生态补偿金额的计算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481 / 149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的经济学分析 [J].
卢建周 .
科学之友, 2013, (06) :134-135
[2]   我国排污权交易的法律障碍及对策研究——从有偿使用和交易两个角度论述 [J].
刘伟 .
法制博览(中旬刊), 2013, (04) :47-48
[3]   国际碳金融市场发展对我国的启示及借鉴 [J].
张晓艳 .
经济问题, 2012, (02) :91-95
[4]   世界银行碳基金组织运作方式及启示 [J].
陈胜涛 ;
张开华 .
国际金融研究, 2011, (10) :40-46
[5]   世界各国森林资源发展状况及启示 [J].
张敏 ;
夏朝宗 ;
陈雪峰 ;
黄国胜 .
林业资源管理, 2008, (01) :112-116
[6]   重金属对森林生态系统效应的研究进展 [J].
张金池 ;
严逸伦 ;
曾锋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5) :52-56
[7]   栓皮栎林对城郊重金属元素的吸收和积累 [J].
蔡志全 ;
阮宏华 ;
叶镜中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1, (01) :18-22
[8]  
贵州省生态补偿法制化研究[D]. 刘婕.贵州民族大学. 2012
[9]  
走向实践的生态补偿[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万本太, 2008
[10]  
Valuing environmental goods and services derived from the forests[J] . Journal of Forest Economics . 200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