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干燥方法对鸭茅营养成分及其损失的影响

被引:10
作者
裴彩霞
董宽虎
范华
机构
[1] 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西太谷,山西太谷,山西太谷
关键词
草原学; 鸭茅; 干燥方法; 水溶性碳水化合物; 营养损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6 [饲料];
学科分类号
090502 ;
摘要
研究干燥方法对鸭茅(不同生育阶段)营养成分及其损失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生育期的推进,粗蛋白质和粗灰分含量逐渐下降,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逐渐增加,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开始不断增加,开花期最高,结实期又迅速减少;干燥方法对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极其显著(P<0.01),其含量的顺序为:烘干>晒后烘干>晒干>阴干。(2)干燥方法与营养物质的损失量间差异显著(P<0.05),其损失量的顺序为晒后烘干>晒干>阴干。不同干燥方法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损失量与干物质、粗灰分、无氮浸出物损失量之间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798、0.6404和0.6568。
引用
收藏
页码:227 / 23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干燥方法对苜蓿草粉营养价值的影响 [J].
董宽虎 ;
王常慧 ;
牧原 .
草地学报, 2003, (04) :334-337
[2]   六种调制牧草方法的模糊综合评价 [J].
高安社,章祖同,安玉亮 .
中国草地, 1996, (02) :56-59
[3]   不同调制方法对青干草品质的影响及调制过程中水分变化动态 [J].
高崇岳 ;
金岭梅 ;
P.Hicks .
甘肃畜牧兽医, 1990, (02) :6-7
[4]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in vitro digestibility of lines of Lolium perenne selected for high concentration of water-soluble carbohydrate .2 Radojevic I,Simpson R J,St John J A,Humphreys M O. Austral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 1994